医生坦言:血压高却一辈子没中风,这4个习惯雷打不动_每日快讯(专注热点分享网)

医生坦言:血压高却一辈子没中风,这4个习惯雷打不动


医生坦言:血压高却一辈子没中风,这4个习惯雷打不动

  2025-05-24 07:42:09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49090.html


风吹不倒的老槐树,不是因为风小,而是根扎得深。有人血压高了一辈子,却偏偏从未中风,靠的就是那几样“雷打不动”的好习惯。

血压一直很高,为什么有人偏偏不中风?

高血压,在我们村头巷尾的老人嘴里,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病。像家常饭一样平常,甚至很多人还会说:“我血压高了二十年,人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其实这句话里,藏着很多误解。

高血压本身不是“杀手”,它像一根绷紧的弓弦,真正危险的是它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就是中风。

中风在医学上叫做“脑卒中”,分为两大类:

缺血性中风:脑血管被血栓堵住了,占了中风的八成;

出血性中风:血管破了,血涌进脑子里,危及生命。

高血压是导致这两种中风的头号“幕后黑手”。但临床中,我们也确实见过一些奇特的患者,他们血压常年在160/100mmHg以上,按理说早该“中招”了,可偏偏几十年平平安安。这些人并非幸运,而是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护命之道”。

为啥有人高血压多年,还能不出事?他们的血管有“秘密”

我们常说“血压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管它”。但也不能否认,确实有人高血压多年,血管却像打了蜡一样滑溜溜,没被堵、也没爆。

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起作用:

血管壁的质量:有些人天生血管有弹性,耐得住压力;

生活习惯好:该吃吃、该动动,血压虽然高,但血管没“生锈”;

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少气少怒,血压虽然波动,但不剧烈;

坚持监测与干涉干与:即便不吃药,也会定期检查,适当调节。

他们不是不怕血压高,而是懂得如何与血压“和平相处”。

第一个习惯:每天动一动,不求跑马拉松,但得出汗

在农村,人们常说“坐多了会长病”,这话说得一点不假。长期不动,是血管老化的大敌。很多老年人以为上了年纪就该多休息,殊不知,适当的运动反而是最好的“天然降压药”。

我们接触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农民大爷,他血压常年偏高,查体时180/110都见过,可他每年种地、挑水、上山砍柴,身体比年轻人还硬朗。仔细一问,他坚持每天快步走一小时,风雨无阻。

运动的好处是全方位的:

增强血管弹性,让血液流得更顺;

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促进脂肪代谢,避免血脂堆积;

调节交感神经,让血压更不乱。

运动不求太剧烈,但要有频率、有规律、有持续。哪怕只是每天在村口绕圈慢走30分钟,也胜过久坐不动。

第二个习惯:吃得不讲究贵,但讲究“稳”

老百姓常说“药补不如食补”,但补不补不重要,关键是吃得“稳”。这里的“稳”,不是指不变,而是指三餐有规律、食物有选择、口味有控制。

有位八十岁的老太太,血压常年170以上,但她几十年如一日,早晚一碗杂粮粥,中午吃点青菜豆腐,盐放得极少,肉吃得也不多。查体时,血管弹性好得让人惊讶。

从医学角度讲,这种饮食习惯对血压极友好:

限制钠摄入:盐吃多了,血压自然高;

多吃钾镁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豆类、绿叶菜,能帮助扩张血管;

减少饱和脂肪:少吃肥肉、动物油,防止血脂升高;

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红薯、糙米,帮助肠道清理胆固醇。

农村老人不一定懂营养结构,但他们吃得“家常”反而更接近健康饮食的标准。吃得太精致、太油腻,反而容易伤血管。

第三个习惯:再忙也不熬夜,觉睡得好,血管才不“炸锅”

我们见过不少中年人,白天忙工作,晚上还玩手机、追剧,甚至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这种生活节奏,简直是在“拿命换时间”。

睡眠,是血压调节的重要一环。睡不好,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睡眠紊乱还会增加心率、引发内分泌失调、加重胰岛素抵抗,让高血压变本加厉。

我曾接诊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患者,工作压力大,血压控制总不理想。后来建议他晚上固定时间上床、不玩手机,配合温水泡脚与冥想,一段时间后,血压明显下降了近20个单位。

睡得好,不仅让大脑休息,也让血管“歇口气”。农村老人有句老话:“鸡叫头遍起,天黑就躺下”,这恰恰符合人体生物钟的规律。

第四个习惯:遇事不急不躁,心宽血压不飙

“气大伤身”这句话,在高血压人群中尤为真实。情绪波动,会瞬间拉高血压,甚至诱发脑出血。有些人血压本来控制得不错,一受气,立马飙到200以上,严重时甚至直接中风。

长期情绪低落、焦虑、愤怒的人,血管会慢慢变脆、变硬,耐不住压力。那些乐观宽大旷达的人,即便血压高一点,身体也能慢慢调节。中医讲“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调节情绪,是一种看不见的“保命方式”。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每天晒太阳15分钟,促进心情愉悦;

与人多交流,避免孤独感;

听听戏曲、种花养鱼,转移情绪;

练习太极、打坐静心,提升内在稳定性。

这些小细节,决定你是不是“中风候选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雷打不动”的习惯,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动作,也能帮你远离中风:

定期测血压:不图高科技,家里买个机械表,每周测一次,心中有数。

不滥用药物:很多人听信偏方,乱吃降压药,反而伤身。

控制体重:肚子大一圈,血压高一截,肥胖是中风温床。

不长期憋尿、便秘:这会溘然升高血压,引发意外。

不猛起猛坐、溘然用力:容易造成血压骤变,诱发中风。

说到底,血压不是你想降就能降的,但生活方式你可以选

高血压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辈子的“磨合”。我们见过太多被中风“偷袭”的人,也见过不少高血压“老资格”活得自在的人。差别就在于:你是主动管理,仍是被动等待?你是坚持健康习惯,仍是图一时舒畅?

四个习惯,看似简单,但要做到“雷打不动”,实属不易。真正不中风的人,从来不是命运运限好,而是自律强。

参考文献:

[1]刘建平,王立祥,葛均波,等.中国卒中防治报告2023[J].中国卒中杂志,2023,18(12):1321-1345.[2]王继光,吴效科.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解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4,32(01):1-6.[3]王海燕,刘志刚.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04):513-516.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编辑:健康 来源:西红柿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专注热点分享网)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覆盖品牌价值、汽车资讯、视频、基金、财经、房产、金融新闻、券商、公司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
    « 2024年 » « 05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最新资讯

    被导演指责长相的龙套演员获百花奖女配,张艺谋一句话支撑她13年
  • 2025-05-25 06:44:31

     

    17岁辍学打工,参与书模选拔进军娱乐圈,获陈坤青睐,终显露才华
  • 2025-05-25 06:40:27

     

    杨幂机场新中式回归,思加图红鞋比衣服还火
  • 2025-05-25 06:36:23

     

    黄杨钿甜母亲的问题更大?被曝无证经营、制作假材料和行贿公务员
  • 2025-05-25 06:32:20

     

    巩汉林520晒照撒糖,42年婚姻从舞台搭档到人生伴侣超浪漫
  • 2025-05-25 06:28:16

     

    循环水养虾,虽然高大上!但是研究发现:利润堪忧!
  • 2025-05-25 06:24:13

     

    深圳3D打印机火热出海哥伦比亚:这家企业出口增长31%
  • 2025-05-25 06:20:09

     

    黄杨钿甜父亲被立案调查,律师详细解读:离职不免责,违法所得或被没收
  • 2025-05-25 06:16:06

     

    黄杨钿甜父亲涉嫌违规经营、在职期间生二孩,会如何处罚?
  • 2025-05-25 06:12:02

     

    演员曹颖自曝患癌经历:我是真的后悔!
  • 2025-05-25 06:07:58

     

    《陷入我们的热恋》定档5.28 刘浩存王安宇热烈对垒直球“撩”爱
  • 2025-05-25 06:03:55

     

    赵健享——世界艺术不朽丰碑奖
  • 2025-05-25 05:59:51

     

    【天眼问政】贵阳一200米路段有13处“坑”,车辆经过时“抖~抖~抖~”
  • 2025-05-25 05:55:48

     

    中国网文火到海外再添新案例!新任“瑞士旅游探路员”真是叶修
  • 2025-05-25 05:51:44

     

    44岁林志玲戛纳生图美翻外媒!冻龄女神回眸封神!
  • 2025-05-25 05: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