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调查:上夜班增加冠心病风险,别熬夜、别上夜班了!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医生调查:上夜班增加冠心病风险,别熬夜、别上夜班了!


医生调查:上夜班增加冠心病风险,别熬夜、别上夜班了!

  2025-06-08 01:39:34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54009.html

“我干了二十年夜班,最近一查才知道心脏不太好,我就想问,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这是一位在仓储物流一线工作多年、年过五十的男性,他手里拿着一份心脏CT检查报告,神情明显紧张。

他不是个爱多说话的人,但这次连声调都提高了点。他的身体一直不算差,不抽烟、不喝酒、不胖,可就是心电图异常,医生让他注意心血管问题。

他心里清楚,自己除了上夜班,生活方式其实没什么特别不对劲的地方。

长期上夜班对身体到底影响多大,很多人嘴上说“知道不好”,但从没真当回事。大多数人觉得,只要能补觉、能吃好、精神还行,那点熬夜应该扛得住。

但这只是表象。睡眠节律被打破之后,身体内部的紊乱,是没办法靠补觉弥补的。特别是对心脏来说,夜班不是一个睡眠问题,而是长期慢性刺激。

心脏的工作不像肌肉,它不靠主观意识,不是想停就停。它的节律受神经、激素、血压、血糖等多重因素调控。

正常作息下,人的交感神经在白天活跃,副交感神经在夜间接管,让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可夜班打乱这个节奏,让交感神经在该休息的时候继续兴奋,心率持续偏快,血压波动失控,心脏负荷就会在错误的时间持续增加。长年累月下来,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血流变慢、血管变硬,斑块形成几率上升。

很多夜班人群会觉得自己年轻、能吃能睡、白天补觉也没觉得少睡。但睡眠的恢复力不仅看时间,更看节律。

白天的睡眠往往质量差,深睡阶段减少,交感神经活跃度偏高,心脏没有真正进入修复状态。它每天都在低质量运行,最终在某个早晨或者深夜,心梗来得毫无征兆。

这种机制并不是情绪化的说法。不少医生通过观察夜班工人、医护人员、保安司机等职业群体,发现他们中年后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偏高。

而且这些人很多并没有三高、没有家族史,看起来很健康,只是一个共同点——长期夜班。一些研究也指出,夜班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风险都有关,但普通人听了也就是听听,不当真。

很多人总把健康理解为“有没有症状”,但冠心病恰恰是长期无症状积累下的结果。夜班不会让你第二天就病倒,它靠的是年复一年的慢性破坏。

每一个夜晚你以为“扛过去就好”的过程,实际上都在推高心血管系统的应激水平。年轻时身体还能靠代偿能力硬撑,可等心脏进入疲劳期,风险瞬间爆发。

而且夜班影响的不只是神经系统。它还改变代谢节律。吃饭时间混乱、胰岛素反应异常、血脂调节出错,这些都是夜班带来的链式反应。

代谢紊乱本身就是心血管病的温床。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动脉一旦变得脆弱,血流一旦不稳,心脏就可能失控。

更重要的是,夜班让人进入一个社交孤岛状态。长期缺乏规律作息的人,情绪容易低落,慢性焦虑和隐性抑郁的比例升高。

而精神层面的压抑反过来会激活皮质醇、肾上腺素,继续干扰心脏功能。你看不到这些激素在身体里游走,却能感觉到越来越短的耐心、越来越紧的胸口。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结果。

很多人会反驳,说有些行业就是必须夜班,轮岗制度也无法改变。那是不是就无解?并不是。真正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夜班”,而在于“有没有意识到它的风险”。

不少人白天补觉只睡三四个小时,还喝咖啡强撑;值完夜班不吃早饭直接倒床;晚上工作前喝功能饮料顶精神。这种做法对心脏来说,是把它放在高压锅里煮,还不让它休息。

人的身体不能总靠年轻扛,也不能总靠习惯麻痹。尤其是那些以为“熬夜不会怎样”的人,正是因为没有及时察觉,才更容易中招。

冠心病不是某一天的突发,而是每一个错误作息堆积出来的总和。你今天忽视的那些波动,未来就可能变成无法逆转的器质性损伤。

说到底,心脏不是怕累,是怕乱。它怕昼夜不分,怕节律打破,怕激素和代谢系统长期反着来。

你以为只是睡晚一点,但对它来说,是该休息时还要加班工作。这种额外负荷一天两天可以承受,十年二十年就一定出事。

有的人说只要调整心态、饮食清淡、锻炼一下,夜班也能缓冲。这话听起来有理,但问题是心脏的累积伤害往往是在没有知觉时完成的,靠“感觉”去判断风险,本身就是误区。

锻炼再多,也补不上夜间失控的血压波动;饮食再干净,也抵不过应激激素的长效刺激。

所以,那些总在值夜的人,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心脏不是你说停就停的零件,它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行,只是你没看见而已。不要指望等身体出警报才去做改变,那个时候,可能就已经来不及了。

那问题来了,如果夜班无法避免,是不是就只能接受风险?答案其实很清晰:不是。而是要正视这个风险,主动建立一套生理节律的“替代模式”。该睡的时间必须高质量睡,工作之外不能再刺激自己神经系统,饮食、运动、情绪都要为心脏减负。不是补偿,而是重构。

真正保护心脏,不是靠止血药,也不是靠每年体检那几项指标,而是靠你每个夜晚是不是让它安静下来了。这个答案,不需要医生告诉你,身体早就在提醒了,只是你一直没理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上夜班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常维花.基于HAPA理论下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对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衰弱病人心肺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全科护理,2024-06-15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编辑:健康 来源:吃喝攻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46年 » « 09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最新资讯

    郭麒麟逆境成长,童年苦难变励志典范,赢得掌声与尊重
  • 2025-08-23 00:43:53

     

    6对跨龄长相相似女星:变老后竟像对方,本人见之会愣三秒
  • 2025-08-23 00:37:48

     

    守生命之窗,邹城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衔接
  • 2025-08-23 00:31:44

     

    郭麒麟逆境成长,童年苦难变励志典范,赢得掌声与尊重
  • 2025-08-23 00:25:39

     

    枣庄市市中区垎塔埠街道一棉社区:红色电影进小区 文化盛宴共乐享
  • 2025-08-23 00:19:33

     

    京津冀避暑旅游再现新 周边游直指“芦芽山”
  • 2025-08-23 00:13:29

     

    中学女生被同班男孩杀害,遇害地离家不足200米,云南当地警方称正在调查
  • 2025-08-22 23:30:55

     

    手指甲长这样,多半是身体在求救!这8种变化一个比一个危险
  • 2025-08-22 23:24:52

     

    锦旗背后,金乡县人民医院以仁心仁术点亮患者“希望之光”
  • 2025-08-22 23:18:46

     

    陌生男子凌晨潜入女子家,将其麻醉后静脉抽血,自称通过紧张感解压!法院宣判
  • 2025-08-22 23:12:41

     

    2025港姐14强揭晓!身材各有千秋,我认为9号已显“冠军潜质”
  • 2025-08-22 23:06:36

     

    想不到陈道明和刘德华坐在一起,谁的气质一目了然,陈老师年纪越大越有味道,华仔依旧风采依然
  • 2025-08-22 23:00:32

     

    杨幂演农村妇女获好评,用心体验真实细节,感动无数观众
  • 2025-08-22 22:54:27

     

    五莲县人民医院:暖心慰问送关怀,致敬医师护健康
  • 2025-08-22 22:48:22

     

    霍思燕北京的家似庄园,奢华的令人咂舌,父母双亡养一堆宠物慰藉
  • 2025-08-22 2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