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饿了别乱吃!分清3种“饿”,吃饱还稳血糖!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糖尿病人饿了别乱吃!分清3种“饿”,吃饱还稳血糖!


糖尿病人饿了别乱吃!分清3种“饿”,吃饱还稳血糖!

  2025-07-03 13:50:54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60230.html

“饿了就吃”是很多人一辈子的习惯。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做可能会让血糖越来越高。

其实,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饿”有3种,到底哪种饿能吃?哪种饿不能吃?如何才能避免饥饿感呢?今天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1.低血糖引起的饥饿感——赶紧吃如果血糖太低,脑细胞就会因缺乏能量而发出信号,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进食,因此会出现饥饿感。

糖尿病患者如何判断是低血糖导致的饥饿感呢?主要看这两点:(1)测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

(2)看症状:如果没有条件测血糖,就看症状,是否伴有心慌、头昏、冒冷汗的表现,如果在这些症状的基础上,伴有强烈的饥饿感,大概率是低血糖。

“饿了就吃”是很多人一辈子的习惯。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做可能会让血糖越来越高。

其实,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饿”有3种,到底哪种饿能吃?哪种饿不能吃?如何才能避免饥饿感呢?今天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1.低血糖引起的饥饿感——赶紧吃如果血糖太低,脑细胞就会因缺乏能量而发出信号,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进食,因此会出现饥饿感。

糖尿病患者如何判断是低血糖导致的饥饿感呢?主要看这两点:(1)测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

(2)看症状:如果没有条件测血糖,就看症状,是否伴有心慌、头昏、冒冷汗的表现,如果在这些症状的基础上,伴有强烈的饥饿感,大概率是低血糖。

这种情况别犹豫,赶紧吃东西:两块饼干、一两颗糖果、半杯饮料都可以,一般15分钟后可以缓解。

2.高血糖导致的饥饿——忍着不吃高血糖同样会有饥饿感。

这是因为,血糖需要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才能进入细胞并产生能量。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通俗地说,就是少了胰岛素这个搬运工的帮忙,细胞得不到它想要的补给)。

因此,血糖虽然升高,但细胞内仍然缺乏糖,由此而产生饥饿感。

这种情况别犹豫,赶紧吃东西:两块饼干、一两颗糖果、半杯饮料都可以,一般15分钟后可以缓解。

2.高血糖导致的饥饿——忍着不吃高血糖同样会有饥饿感。

这是因为,血糖需要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才能进入细胞并产生能量。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通俗地说,就是少了胰岛素这个搬运工的帮忙,细胞得不到它想要的补给)。

因此,血糖虽然升高,但细胞内仍然缺乏糖,由此而产生饥饿感。

这种情况下,吃东西的话会让血糖越来越高,解决办法是:(1)心理调节:不影响营养基础的饥饿感,可以忍耐适应,一段时间后是可以缓解的。

(2)多喝水:白开水,或泡有味道的淡茶水或菊花水,先把自己喝饱。

(3)转移注意力:多干活、多看书,做家务,收拾整顿房间,让自己忙起来。

(4)坚持规范治疗:血糖控制好以后,这种饥饿感自然会缓解。

3.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导致的饥饿感——调饮食不少糖尿病患者明白控制饮食对降低血糖的重要性后,下意识控制自己的食欲,结果越压抑越想吃,越想吃越容易觉得饿。

还有就是一些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以及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享受惯了大鱼大肉,有吃饱喝足的饮食习惯,溘然开始清淡限量饮食,大胃口无法获得满足,也就更容易出现饥饿感。

这类情况属于饮食控制过度,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吃东西不能解决问题,需要调整饮食结构。

(1)控制饮食要循序渐进:刚开始制订的饮食计划不要过于严格,适应一段时间后,再作调整。这样逐步过渡,才有希望达到合理的饮食控制目标。

(2)少食多餐:这样做既可以预防餐前低血糖,又可以避免餐后高血糖。可以从正餐中匀出四分之一,在出现饥饿感时,作为加餐食用。这样一来,一天的总能量并没有增加,既不乱了血糖,又避免了饥饿感。

具体可以这样做:容易有饥饿感的患者可以将平时的三餐改为4~5餐,白天每3~4小时进餐一次。加餐也要定时定量,不要等有明显饥饿感时才加餐。

这种情况下,吃东西的话会让血糖越来越高,解决办法是:(1)心理调节:不影响营养基础的饥饿感,可以忍耐适应,一段时间后是可以缓解的。

(2)多喝水:白开水,或泡有味道的淡茶水或菊花水,先把自己喝饱。

(3)转移注意力:多干活、多看书,做家务,收拾整顿房间,让自己忙起来。

(4)坚持规范治疗:血糖控制好以后,这种饥饿感自然会缓解。

3.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导致的饥饿感——调饮食不少糖尿病患者明白控制饮食对降低血糖的重要性后,下意识控制自己的食欲,结果越压抑越想吃,越想吃越容易觉得饿。

还有就是一些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以及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享受惯了大鱼大肉,有吃饱喝足的饮食习惯,溘然开始清淡限量饮食,大胃口无法获得满足,也就更容易出现饥饿感。

这类情况属于饮食控制过度,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吃东西不能解决问题,需要调整饮食结构。

(1)控制饮食要循序渐进:刚开始制订的饮食计划不要过于严格,适应一段时间后,再作调整。这样逐步过渡,才有希望达到合理的饮食控制目标。

(2)少食多餐:这样做既可以预防餐前低血糖,又可以避免餐后高血糖。可以从正餐中匀出四分之一,在出现饥饿感时,作为加餐食用。这样一来,一天的总能量并没有增加,既不乱了血糖,又避免了饥饿感。

具体可以这样做:容易有饥饿感的患者可以将平时的三餐改为4~5餐,白天每3~4小时进餐一次。加餐也要定时定量,不要等有明显饥饿感时才加餐。

(3)多吃蔬菜:适当多吃低能量和高容积的蔬菜。这类蔬菜有大白菜、黄瓜、菠菜、豆芽、芹菜、韭菜和茄子等。简单地辨别就是,这类蔬菜带茎和叶,吃在嘴里有丝。菌菇类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的蔬菜含膳食纤维多,能很好地促进肠胃蠕动,也有一定的饱腹作用,还能防止便秘。

(4)调整进食顺序:平常生活中,常见的进餐顺序是先吃肉类、再吃主食、然后吃蔬菜,最后可能还有甜点。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我们可以调整一下进餐顺序:先吃容易增加饱腹感的蔬菜,再吃一些肉类,最后吃粗粮类主食,这样摄入相同的能量,却可以得到更大的饱腹感,能有效延缓餐后血糖波动。另外,烹饪的时候注意少油,凉拌或做成汤更佳。

(3)多吃蔬菜:适当多吃低能量和高容积的蔬菜。这类蔬菜有大白菜、黄瓜、菠菜、豆芽、芹菜、韭菜和茄子等。简单地辨别就是,这类蔬菜带茎和叶,吃在嘴里有丝。菌菇类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的蔬菜含膳食纤维多,能很好地促进肠胃蠕动,也有一定的饱腹作用,还能防止便秘。

(4)调整进食顺序:平常生活中,常见的进餐顺序是先吃肉类、再吃主食、然后吃蔬菜,最后可能还有甜点。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我们可以调整一下进餐顺序:先吃容易增加饱腹感的蔬菜,再吃一些肉类,最后吃粗粮类主食,这样摄入相同的能量,却可以得到更大的饱腹感,能有效延缓餐后血糖波动。另外,烹饪的时候注意少油,凉拌或做成汤更佳。



编辑:健康 来源:夺命哈士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90年 » « 04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最新资讯

    微创巧解“肠”梗阻,多年顽疾终得愈——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救治糖尿病合并顽固性便秘患者
  • 2025-09-10 20:51:07

     

    四川苍溪:赶订单火力全开 忙生产干劲十足
  • 2025-09-10 20:42:03

     

    危急时刻伸援手,社区干部显担当——临沂罗庄盛庄街道杜三岗社区干部勇救昏迷少年获赞誉
  • 2025-09-10 20:33:01

     

    走进沂蒙“大先生”|夏兆纪:焊花照亮职教路的“大先生”
  • 2025-09-10 20:23:58

     

    山东能源古城煤矿:安全生产筑防线 降本增效破困局
  • 2025-09-10 20:14:54

     

    四川苍溪:践行“两山”理念 生态农业铺就绿色致富路
  • 2025-09-10 20:05:50

     

    京东超市11周年发布新战略 未来三年用户数从3亿将增至5亿
  • 2025-09-10 19:56:46

     

    中秋至味 团圆共飨|好太太2025中秋礼盒上线啦!
  • 2025-09-10 19:47:43

     

    贵州:“富矿精开”持续激活产业新脉动
  • 2025-09-10 19:38:40

     

    “露骨”信件是不是特朗普写的?白宫回应了
  • 2025-09-10 19:29:36

     

    就地就近城镇化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规划二院总规划师杨泽铭
  • 2025-09-10 19:20:32

     

    宝贵的移植肾上长了肿瘤,怎么办?
  • 2025-09-10 19:11:30

     

    上海“大虹桥”规划范围扩展至535平方公里,江桥大学城要来了?
  • 2025-09-10 19:02:28

     

    公安网安部门依法查处迪奥(上海)公司未依法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案
  • 2025-09-10 18:53:23

     

    特药险有必要买吗?哪款产品比较好?
  • 2025-09-10 18: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