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子弟霍启刚又升官了!这回可不是一般的头衔——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管的是三地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的大事儿。45岁的他凭什么能一路高升?有人说全靠老婆郭晶晶“带飞”,可仔细一瞧,这位牛津高材生自己就是个实干派。从提议整治职场“996”到推动144小时过境免签,桩桩件件戳中老百姓心窝子。但要是没那位戴5块钱发圈的“跳水皇后”在背后撑着,霍启刚真能走得这么稳当?

7月9日广州体育学院的揭牌仪式上,霍启刚接过聘书时,台下掌声比天气还热。这个新研究院的来头不小——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手,既要建岭南体育文化博物馆,又要搞青少年赛事体系,还得把龙舟、武术这些传统项目盘活。院长一职交给霍启刚,明眼人都懂:这是要借他横跨政商体三界的本事,给大湾区体育文化“搭桥铺路”。

翻翻霍启刚的履历,简直像开了加速器。今年2月刚全票当选广东省文联副主席,转头又扛起研究院的担子。但人家可不是靠“霍英东长孙”的名头混日子。全国两会上他甩出那个“加班超36小时自动触发监管”的提案,直接冲上热搜。打工人们拍手叫好:“这才是懂民间疾苦的豪门!”更绝的是他批地方政府“烧钱抢企业”的内卷乱象,句句戳中经济转型的痛处。

要说实干,霍启刚确实有两把刷子。当年推动144小时过境免签,现在香港市民拎着行李箱就能轻松往返内地。可网友总爱调侃:“没有郭晶晶,他至少少拿三成功绩。”这话不全算玩笑。去年杭州亚运会,霍启刚带队香港代表团时,郭晶晶默默协调内地资源;今年巴黎奥运会,她当上跳水裁判监督,国际体坛的人脉成了丈夫事业的“隐形资产”。

这对夫妻的“反差萌”更是一绝。别人家豪门出门前呼后拥,他俩地铁通勤还自带环保袋。郭晶晶逛地摊砍价的视频,播放量比明星街拍还高。可别小看这份接地气——霍家长辈早就公开夸:“晶晶把奥运冠军的拼劲带进了家门。”当年她为融入霍家商业圈,30多岁啃英语、学管理,硬是把“豪门媳妇”活成了“事业合伙人”。

研究院的28位特聘研究员名单里,藏着霍启刚的野心:既要请澳门全运会筹备专家潘永权,又要拉高校学者研究体育旅游。明摆着要搞产学研一条龙。有知情人士透露,后续可能联合郭晶晶的裁判团队,开发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这招棋妙啊!既用上了太太的专长,又切中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痛点。

豪门夫妻的打开方式有千百种,霍启刚郭晶晶偏偏选了最“笨”的一种——用实打实的政绩和朴素的作风刷存在感。当45岁的院长遇上43岁的“裁判监督”,大湾区体育文化这盘棋,怕是要被这对“王炸组合”下出个新局。要问成功秘诀?大概就像郭晶晶常说的那句话:“跳水的满分动作,从来都是每个细节拼出来的。”
编辑:娱乐 来源:观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