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七彩假期”关爱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的号召,近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春与公益同行——“助梦”支教团奔赴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八一爱民小学(辛锐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关爱行动“七彩假期”暑期支教活动。

精准对接需求,打造特色课程体系
支教团到达学校后,在学校负责人、当地村干部及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地参观教学设施,详细了解学生年龄结构、学业基础和兴趣特长,并通过座谈精准把握教学需求,高效完成课程表制定、教学物资分配等前期对接工作。随后,支教团队进行集体备课,紧扣学生兴趣与需求,准备趣味实验和互动游戏,针对性设计了包含思政、生态、健康教育等特色课程的“七彩课程矩阵”。经过反复打磨,团队构建了“1+7+N”多维课程体系:巩固1项主科基础知识辅导,筑牢学业根基;打造7类特色课程,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策划N种个性拓展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聚焦全面成长,打造多彩课堂
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创新采用情景教学、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互动游戏中开拓新知。思想引领课上,志愿者结合费县革命老区史实,结合情景剧《沂蒙红嫂俺的娘》向学生们讲述红嫂故事,领悟“沂蒙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安全教育课中,支教团队特别设计了交通安全专题教育,通过模拟交通场景、互动问答和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科技创新课堂,VR眼镜成为了孩子们青睐的教具,从VR技术到“两弹一星”,带领孩子们游历中国科学史,培养孩子们钻研精神;艺体拓展课上开设绘画、剪纸等活动,发掘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学生们一致表示,“以前很少接触剪纸艺术,老师教我们阴阳刻和刺孔,原来传统艺术可以这么美!”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学生们进行素养训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不仅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开拓了思维,还丰富了假期生活,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多维关爱护航,织密成长守护网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敏感等问题,支教团设计了“自我接纳”“和校园霸凌说‘不’”“再见抑郁”等心理健康课程并实施“1+1”结对帮扶计划,并且依托学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师生此前为薛庄镇青少年捐赠及购买图书而建立的“青山阅书屋”开展“阅读悦成长”青少年阅读计划活动,志愿者们与困境儿童建立长效直接联系,开展“共读一本书”暖心交流,记录成长健康日志,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志愿者在每天放学后,与孩子们手拉手通过山路,安全护送到家。并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孩子家中进行家访,完成了访谈记录一万余字,针对家访问题对孩子调整教育方案,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青春扎根大地,实践锤炼担当。本次“七彩假期”支教活动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春与公益同行——“助梦”支教团的再一次出发,志愿者们用知识搭建桥梁,用爱心传递温暖,不仅为乡村孩子们搭建了更丰富的素质平台,触摸到更广阔的世界,还在他们心中播下求知与梦想的种子。
本次支教活动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山青学子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的鲜活注脚,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在奉献中完成了一堂深刻的“社会思政课”。这场跨越山水的公益之约,不仅为乡村孩子的假期添上亮色,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读懂责任与担当,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上持续绽放。(通讯员高浩然)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