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陶昕然真是特别适合《是女儿是妈妈》这个节目。估计是因为她参加过上一季,有亲身经历,也从中收获了不少。她作为飞行嘉宾出现的时候,让人感觉非常真诚,完全是抱着想帮忙的心来跟那四对母女互动。
她特别敏锐,跟她们聊起来,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而且还能说到点子上,谁听了都觉得有道理。真让人喜欢!

为了跟母女们快速拉近距离,陶昕然一就开诚布公,跟大家吐露心声。她说自己从小到大,特别是过去十年差不多没怎么跟妈妈联系,甚至都不太懂对方。
听到这,邓奶都惊了:“为什么会这样?”
陶昕然坦白说,小的时候妈妈特别严厉,经常因为学习考得不好而挨打,那段日子很压抑。
她后来悟出来一套新观点:母亲应该无条件支持女儿,而女儿也该这样支持妈妈。她觉得很多事情会来不及,所以该趁还能来的时候,好好表达自己的感受。

她说得特别动人:“人生有很多来不及,但只要来得及,就要勇敢去做,勇敢去说,
这才是最美好的事情。”黄圣依好奇,这种变化是不是节目带来的?

陶昕然说确实有些影响。她平时不太会表达感情,不管是爱还是不满,但节目里的各种环节逼着你说出来,于是心结打开了。不满好了,爱也说出来了。
黄圣依看着她,似乎想起自己,也问她:“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没按妈妈的想法去走?”
陶昕然说:“我其实觉得学习很压抑,像是在帮妈妈读书,不开心,想逃离那种感觉。”黄圣依很理解地说,可能妈妈的教育方式反而让她偏离了原本的计划。也许如果方式没那么严厉,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陶昕然也点头承认:“可能那样,我现在也许会是老师、翻译或者律师什么的。”黄圣依说这话的感觉像是在说自己的故事,也借这个机会诉说她当年没听妈妈话执意考电影学院的心情。

李嘉格的妈妈薄永霞听得很入神,问陶昕然:“那你妈妈当时怎么想呢?”<
/p>
陶昕然坦率回答:“那时候我只想着逃,没考虑她的想法。”
霞姐又追问:“是不是恨妈妈?”陶昕然犹豫着说:“不能说恨,是种很复杂的感觉。我就是想跟她对着干,你说东我就偏要往西。”
感觉霞姐是在借陶昕然的话试探李嘉格当年急着结婚、离开家的原因,怕不是真正因为不满妈妈。
陶昕然的同理心和说话能力真的很强。这次做飞行嘉宾,她参与了两个特别有意思的环节:“人生拍卖会”和“人生当铺”。

在拍卖会上,陈梦买了个叫“未来解答器”的东西,这台机器能告诉你未来的答案,像事业和感情发展会怎么样。
说起来挺有趣的,陈梦对事业和感情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她说,要是再参加一次奥运会时,能拿冠军那还去,不行就当动力,更拼命训练。
但感情上,如果答案是不合适,她就直接放弃。因为她觉得,不合适的话坚持只会让自己受苦,而她是那种能靠自己活得不错的人。

这观点没错,但陶昕然也提了不同看法。
她说:“人生中难免痛快乐交织,如果我们既敢投入也能抽身,能不能更好?”
她的意思是别光看结果就放弃尝试,过程中的勇气也很宝贵。
霞姐买了“生命透视眼”,因为她妈妈去世时,她没在身边,想能知道妈妈离开的时间,好好为她送行。

她讲这话的时候特别感伤,眼泪差点流下来。
陶昕然一直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她。

霞姐说一碰这个话题心里就疼,陶昕然说自己上一季哭得都快成傻子了,平时都把眼泪留给了角色,自己却憋着。后来她想,干嘛不哭呢?把情绪压着身体会受伤,哭出来没关系。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有点嘀咕李嘉格了——霞姐那么难过,陶昕然和黄圣依都在安慰她,却看到李嘉格一脸冷漠,托腮玩笔,好像事不关己,真是有点让人无语。

陈梦的妈妈说她想要“分身术”,这样既能陪陪女儿,也能照顾老人,还能陪老公,真希望时间能被拉长。
陶昕然感叹,女人总得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寻找平衡,这真是个难题,得看不同阶段侧重啥。

李嘉格坦言老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好在节目里有别的母女,还有观众在线“解读”他们。
>
但陶昕然马上打住了:“别人的评价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们能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霞姐马上回应:“对。”李嘉格也点头。

陶昕然这敏感度和入心,真该点赞。
到了“人生当铺”环节,霞姐的心愿是要互相理解和包容。

李嘉格说,她会尽力,可前提是自己先有能量。这听着像是在有些推脱。
陶昕然直接说:“不管怎样,还是得努力。”她接着说了一段特别透彻的话:“两个人都会有点‘我执’——就是都先考虑自己。打个比方,我说我爱她,是‘我’爱她,意思是我的需求先于她。如果能放下‘我’,爱的就只是她。”简单说,就是两人都太强调自己,能不能少一点自我,把爱做得纯粹些,矛盾也就能化解。
陶昕然只是短短一期飞行嘉宾,但观察真心敏锐。遗憾的是,这些话李嘉格未必能马上听懂。
这档节目里,每个人的故事都藏着不甘和期待,而陶昕然就像那盏灯,帮她们照亮了些路。希望这些话,能在心里种下一点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编辑:娱乐 来源:毓小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