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书记话民生丨徐家楼街道尚家寨村:“证”在必得安民心 “顺心路”通解民忧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基层书记话民生丨徐家楼街道尚家寨村:“证”在必得安民心 “顺心路”通解民忧


基层书记话民生丨徐家楼街道尚家寨村:“证”在必得安民心 “顺心路”通解民忧

  2025-08-12 20:19:45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65937.html

编者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村社区是感知民生冷暖的最前沿,是落实治理举措的主阵地。为生动展现基层治理实践,聆听书记们破解难题的真知灼见,特推出“基层书记话民生”专栏。系列报道将分享基层书记们在一线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创新治理等层面的智慧结晶与实践感悟,聚焦关乎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与引领振兴发展的“治理新路”。今天,记者走进徐家楼街道尚家寨村,了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玉亮如何用两项暖心工程安民心、解民忧。

图为:本期嘉宾尚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玉亮

鲁网8月11日讯“让回迁群众住得安心、行得顺心,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尚家寨村党支部书记付玉亮话语坚定。回迁安置工作顺利完成后,两大民生“关键小事”日益成为村民的“心头大事”:不动产权证办理程序繁琐,群众“东奔西跑”耗时耗力;回迁区东北侧连接文昌路与尚家寨路至灵芝桥的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不仅影响出行效率,更存在安全隐患,居民期盼“家门口的路”早日畅通。

群众所盼,就是行动所向。付玉亮带领村“两委”班子迅速将这两大难题纳入年度“一村一实事”“一村一大事”重点攻坚清单。针对“办证难”,村“两委”创新服务模式,变“群众跑腿”为“干部代办”。通过深入摸排、精准对接335户回迁群众需求,积极协调街道、区级相关部门及开发商,集中收集材料、统一提交申请、全程跟踪办理进度。

面对“行路难”,村“两委”坚持科学规划、高效推进。在充分征求沿路村民代表意见、实地勘测路况后,迅速敲定道路改造翻修方案。工程聚焦解决路面破损、排水不畅等核心问题,严把材料关、质量关、进度关。付玉亮和“两委”成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协调解决难题,监督施工安全与质量。

经过紧锣密鼓的攻坚,两项暖心工程交出满意答卷:

“红本本”送上门:截至目前,335户回迁群众的不动产权证集中免费代办工作顺利完成,一本本象征着“安心”的产权证即将送达村民手中,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顺心路”已通车:备受关注的文昌路-尚家寨路交汇区至灵芝桥段道路改造工程,已于7月底高标准竣工并投入使用。崭新平整的混凝土路面,让昔日的“烦心路”蝶变为安全畅通的“顺心路”,极大提升了片区通行效率和居住环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关键在用心、用情、用力。”付玉亮深有感触地说。在推进这两项工程中,尚家寨村始终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参与意见征集与过程监督。同时,村“两委”也着力做好后续管理维护,确保道路畅通无阻,产权清晰无忧。

从“办证跑断腿”到“送证上门”,从“行路颠簸愁”到“顺心路畅通”,尚家寨村用实干担当回应了群众最急切的呼声。付玉亮表示:“这两项工程的完成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尚家寨村‘两委’将继续以‘一村一实事’为抓手,紧盯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不断提升回迁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新尚家寨注入持久动力。”(通讯员尚玉娟)

责任编辑:单虎



编辑:单虎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5年 » « 0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