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尘封三十年的录音突然成为网络焦点。录音中,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原配妻子施幼珍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他属于娃哈哈,不属于家里。”这段跨越时空的对话,为宗庆后家族遗产纠纷提供了关键证据,也让围绕这位商业巨擘的诸多传闻迎来反转。
这段2004年录制的采访音频,原本是施幼珍为支持丈夫事业形象而配合拍摄。在镜头前,她始终保持着对宗庆后的支持态度,那句看似平常的“他属于娃哈哈”,如今被法律专家解读为对夫妻关系的特殊定义。施幼珍回忆称:“当时他常驻外地跑市场,这句话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对外界的暗示。”
录音曝光后,杭州市档案馆调取的婚姻登记记录显示:宗庆后与施幼珍1980年5月1日登记的结婚证仍为有效状态。这与此前网络流传的“2000年离婚”传闻形成直接矛盾。法律界人士指出,若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现财产纠纷,原配配偶仍享有法定继承权。
2024年3月,宗庆后遗产公证材料中出现的《独生子女光荣证》引发轩然大波。证书明确记载宗馥莉为“中国境内唯一婚生子女”,这直接否定了网络盛传的“七个私生子”传闻。杭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证实:“公证材料需经当事人户籍所在地民政、公安部门核验,具有法律效力。”面对指控,施幼珍近期通过律师发布声明:所有关于“保姆特殊关系”“女员工生育”等传闻均属捏造。声明特别指出:“1996年宗馥莉赴美留学期间,杜建英作为公司外派人员陪同,该行程有完整出入境记录可查。”
1987年宗庆后承包校办工厂时,施幼珍曾变卖嫁妆支持创业。据当年同事回忆,这对夫妻在10平米宿舍住了整整8年,施幼珍白天在百货公司上班,晚上回家要给工人缝制工作服。1991年杜建英进入公司后,施幼珍主动让出管理岗位,这在当时引发过内部猜测,但她在采访中始终表示:“企业需要专业人才,我更擅长照顾家庭。”2024年宗庆后病逝后,施幼珍在葬礼上的沉默引发诸多解读。知情人士透露,这位75岁的老人已向法院提交37份证据材料,包括宗庆后亲笔签署的《家族财产分配确认书》,明确排除非婚生子女继承权。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相关诉讼,案件预计2026年进入实质审理阶段。
遗产纠纷爆发后,某自媒体曾爆料“杜建英持有宗庆后亲笔信”,但经笔迹鉴定专家比对,信件落款时间与宗庆后同期行程存在矛盾。更值得关注的是,涉及遗产诉讼的三名原告,其在美国的出生证明均显示父母信息栏为空白,这与跨国生育的常规操作明显不符。

娃哈哈集团近期发布声明强调: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任何个人生活争议都不会影响企业运营。目前宗馥莉已全面接管企业,正推进“去家族化”改革,首批29家关联企业已完成股权重组。
这段录音的意外曝光,让公众得以窥见特殊年代企业家的生存状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浪潮中,施幼珍的选择颇具代表性:当丈夫将全部精力投入创业时,她不仅要维系家庭,还要在计划经济票证制度下保障家人生活。有老邻居回忆:“庆后常年在外跑业务,幼珍总把粮票、布票攒着,定期给员工家属送生活用品。”如今面对舆论漩涡,施幼珍在最新声明中表示:“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物资匮乏,更懂得守护本心的重要。是非曲直,自有法律公断。”随着司法程序推进,这场持续三十年的情感谜题或将迎来最终答案。
编辑:娱乐 来源:爱读书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