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安放一张手术台|一见·抗战贵州④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安放一张手术台|一见·抗战贵州④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安放一张手术台|一见·抗战贵州④

  2025-08-28 13:40:36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68621.html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万亩茶园在烽火里抽枝发芽,托举战时经济;二十四道拐千回百转,成为国际援华“生命线”;贵州健儿出黔抗战,写就“一寸山河一寸血”……

值此历史节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一见·抗战贵州”系列报道,讲述贵州抗战故事。第三期《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安放一张手术台》,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云关,探寻烽火岁月中治愈战争创伤的手术台。

就地取材的竹子搭起简易手术室和手术台,配上一把小刀、一个钳子和七个血管钳,这样就成为完成一台手术的全部设施……1939年至194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驻扎于贵阳图云关,在长达6年的烽火岁月中,地处大后方的贵州为中国抗战安放下一张张治愈战争创伤的手术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用近20万次手术,镌刻下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

用竹子搭建的手术室。

夏秋时节,贵阳城东5公里处的图云关林森茂密,景色宜人。关隘之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巍然屹立。

位于贵阳市森林公园内的贵阳图云关救护总队部旧址。

86年前,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辗转迁驻此地,图云关汇集了全中国最强大的战地救护力量,成为全国抗战救护的“心脏”,上千吨世界援华医疗卫生物资集中到这里,又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无数参与抗战的中外医护工作者在这里留下战斗印记。

图云关救护总队复原沙盘。

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杨永楦告诉记者:“1939年到194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图云关上驻扎了六年之久,共做手术20余万次,住院和诊疗的伤员和病人200余万人次,一个医生一天要做七八台手术。”

杨永楦的父亲杨锡寿是湖南长沙人,1944年毕业于中正医学院。在一名医生推荐下,他来到图云关,跟随著名医学家、时任救护总队内科指导员周寿恺一起工作。“图云关在当时是全国抗战的医疗救护中心,培训医生和护士组成医疗队派到战场,烽火硝烟中和战士在一起。图云关还是一个医疗物资的集散地,我父亲曾在回忆录上说,图云关那时候白天的路上是没有车的,到了晚上车辆来往频繁,上千吨医疗物资送到前线。”杨永楦说。

资料显示,救护总队位于检查哨和羽高桥山坡公路之间,设有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基地医院、骨科病房、疫苗工厂、假肢厂、小学等,可以进行细菌检测、制作安装假肢、被服及绷带口罩加工、生产药品等。

群众在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参观。

由于物质条件差,所有建筑都十分简陋,屋顶都是稻草盖的。前线工作环境极端艰苦,图云关上的病房、手术室十分简陋,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也成问题。

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内展示的救护器械。

“救护总队是一个民间性质的战时医疗救护组织。众多爱国医务工作者不畏艰苦的生活条件,不计待遇,主动参加救护工作。”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决策咨询处处长朱仁印介绍,救护总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作是随着战地救护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工作宗旨是以深入战地,辅助军医救伤医疗为入手,以协助发展战区防疫保健,保障部队战斗力为主。由于救护总队的工作重点是救护伤病员,当时设立的行动口号是“救死扶伤,博爱恤兵”,还对所有工作人员订立八条救护信条。

罗马尼亚医生杨固(中)在中国为伤员做手术。

外科医生汤蠡舟儿子汤章城在回忆文章中说,哥哥汤卫城突发急性盲肠炎,父亲决定自己来为儿子手术,于是在山上找了一间草屋,消毒后作为临时手术室,请一名护士当助手,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

群众在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参观。

“在长达6年的烽火岁月中,地处大后方的贵州为中国抗战安放下一张张治愈战争创伤的手术台。”图云关抗战纪念馆解说员毛天玲子说,“期间,数十名外籍医生不分宗族信仰,不分国籍和肤色,积极参加中国的战地救护服务工作,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胜利,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抗战胜利消息传达到图云关后的大合影。

援华医生们努力救治伤员、扑灭疫病、培训军医;罗马尼亚医生柯让道用石灰和硫磺调制成经济涂剂,先后治愈了大量疥疮患者;奥地利医生严斐德就地取材建立竹子医院,用竹子搭起简易手术室和手术台;德国化验员孟威廉在缺乏自来水和器皿的情况下,自制实验器材,取得化验工作重大进展;奥地利医生富华德在军营里推广注射霍乱、伤寒和天花疫苗,举办卫生讲习班,培训前线人员如何进行包扎,如何急救……

贵阳市森林公园内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

此外,救护总队还协助驻地的地方卫生防疫部门扑灭当地疫情和开展环境卫生、防疫防病工作,并开设门诊部为贵阳平民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简陋的竹棚手术室、屈指可数的器械、匮乏的物资,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条件,却被中外医护人员以超凡的勇气与智慧转化为拯救生命的坚固堡垒,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防线。图云关这段烽火岁月中的救护壮歌,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熠熠生辉的一页,更是生命至上、仁爱无私、救死扶伤的精神完美诠释。

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灯火虽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它所点燃的人道主义火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颂!

往期回顾

烽火硝烟中,贵州为他们提供一张平静的书桌|一见·抗战贵州①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种起一片茶园|一见·抗战贵州②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建起一条“抗战生命线”|一见·抗战贵州③

总策划陈麟

执行成嘉廷黄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佳杰贾智赵相康

包装曹雪薇

海报罗紫月

编辑彭玲

二审朱东科

三审成嘉廷



编辑:社会 来源:当代先锋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8年 » « 09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最新资讯

    垦利区胜坨镇胜德社区:趣味活动受热捧 科普国防知识“玩”中学
  • 2025-08-30 16:13:42

     

    数博会十一载,贵州大数据“家底”真的顶!
  • 2025-08-30 16:04:39

     

    厚植生态底色 澎湃绿色动能——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书写绿色发展新答卷
  • 2025-08-30 15:55:37

     

    “陈铭自述家族秘辛父亲职业背后竟引发哥哥悲剧”
  • 2025-08-30 15:46:33

     

    【2025数博会】马蜂窝推出AI机器狗“智能旅行助手” 科技赋能全新游览体验
  • 2025-08-30 15:37:31

     

    “福彩欢迎您”公众开放活动 走进泰安市儿童福利院
  • 2025-08-30 15:28:26

     

    德州福彩用爱照亮困难学子大学梦
  • 2025-08-30 15:19:27

     

    【2025数博会】英国励讯集团:以数据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精准化
  • 2025-08-30 15:10:21

     

    日照心脏病医院心外科团队成功为22岁女孩重启心跳
  • 2025-08-30 15:01:18

     

    民族歌舞剧《奢香夫人》震撼上演 再现彝族女政治家传奇史诗
  • 2025-08-30 14:52:15

     

    这场跨越80年的抗战胜利,以交响乐的方式在草原青城奏响
  • 2025-08-30 14:43:11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 —— 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程永鹏:一位“心疼自己患者”的肝胆外科医生
  • 2025-08-30 14:34:05

     

    日照市中医医院在市优秀科技论文评选中获29项奖项
  • 2025-08-30 14:25:01

     

    谢霆锋携子迪拜游玩,柏芝伴娃排球乐,各自安好
  • 2025-08-30 14:16:03

     

    李小璐生图曝光:昔日少女变大妈?娱乐圈“美颜滤镜”下的真相谁敢直视
  • 2025-08-30 14: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