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大红,倪大红,真是个绕不开的名字。
从《生万物》到《归队》,每一次打开电视,都会毫不意外地看到他的身影。
人家说“画风突变”,可是倪大红的“突变”简直成了不变。
作为演员,他的作品频繁到什么程度呢?
我觉得他简直比电视剧里那些“老公出轨”还要频繁。
你明明在沉浸在一场感动人心的剧情里,突然之间,那个熟悉的面孔又出现在另一个剧里,真的有点“串戏”的感觉。
真心觉得,导演们该考虑一下换换口味,别让倪大红总是充当那个“生活阅历丰富”的角色,不然观众都要怀疑:是生活太充实,还是影视剧太贫乏?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喜欢倪大红呢?

其实并不是他演技不好,恰恰相反,他演的每一个角色都那么贴近生活,细腻又富有层次,仿佛是生活中的老朋友。
不过,倪大红的“高产”已经到了“剧场常驻”的地步,每个角色都不大但每年不管冬春夏秋,都会看到他的身影,简直是“影视剧界的常驻嘉宾”。
是不是得给他颁个“最忙演员奖”?
说实话,每年都有不少影视剧会找他演配角,他的演技扎实,让人难以挑剔,但问题是,几乎每一部剧里都能看到他。
从《南来北往》《祝你幸福》到《暗夜与黎明》,他每年都能贡献不少“倪大红味道”的角色。
你以为已经见够了?
不!

今年,《东极岛》《生万物》《与晋长安》《归队》四部剧集,他的身影又一次密集地出现了。
这种产量,甚至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分身术练得太好。
开玩笑的,这种高产量,真心让人有点“审美疲劳”,说不定哪天能听到某部剧组的剧本上写着:“倪大红,必不可少!”>你瞧,倪大红总是活跃在那些“岁月沧桑”或“历经风雨”的配角里,仿佛他已经被生活的风霜打磨得无坚不摧。
可这样的老戏骨,真的是每个导演的“必选配角”吗?
那为什么每一部剧都要找他呢?
是不是因为他演技好到让观众相信他生活就像剧中的角色一样复杂?

或者说,他那低沉的嗓音和暮年独有的气质,真能“承载”那些沉淀了岁月的情感?
难道每部剧里都需要这种“成熟男人”的存在才能让情节更有“力量”吗?
我也开始好奇,为什么不能让导演换换人,试试其他资深演员的不同“口味”?
当然,我并不是在批评倪大红的演技——他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演员。
只是有时,我真的开始想,娱乐圈的“年纪老演员”是不是已经被“商业化”了?
他成了市场的工具,永远是在那些“生活智慧型”的角色上不停游走。
倪大红是个好演员,但我真心觉得,应该给我们一个新鲜感,偶尔换换他演的那些“铁血男人”的角色,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再者,我们是否需要把一个演员绑在某一类型的角色上?
倪大红的表现虽然一如既往地好,但总给人一种“本色出演”的感觉。
演得多了,观众也会产生“你又来”这种复杂的情绪。
像他这样的演员,应该让观众欣赏到更多不同的层次和变化,而不是让他永远停留在“生活阅历的代言人”这个框架里。
换个方式让倪大红换换角色,这不仅能避免观众的审美疲劳,也能让他自己作为演员得到更多的发挥空间。

而且,这背后还暴露出了娱乐圈的一种普遍现象——演员“固定化”现象。
现在的导演好像更倾向于找“稳妥的”演员,而忽视了创新的力量。
像倪大红这样的演员,早已经不需要担心演技能否过关,可是他作为“品牌”的存在,是否在牺牲了角色的多样性和剧集的创新性?
在每一部新剧里他都能占据一席之地,难免让人觉得,这个“形象”已经过于固化了。
但是,说到底,问题的根源其实不在倪大红的身上,而是娱乐圈对于演员角色的过度“标签化”。
换句话说,倪大红虽然已经多次打破了“年龄”与“角色类型”的局限,但观众看到的,始终是他反复演绎着那些似曾相识的“老派角色”。
也许,倪大红要考虑的是,什么时候该从这条“熟悉”的路线里走出来,给观众一些更多的新鲜感,让“倪大红”变得更具层次和张力。
所以,倪大红,亲爱的,真的,该考虑休息一下了!
让我们期待你变个新形象,重新给我们带来一些更有惊喜的作品,而不是让你每次都出现在我们屏幕上,像是再也不能轻易更换的配角。
编辑:娱乐 来源:风雨摇啊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