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开区:青蓝携手传薪火,师徒同心育桃李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安顺经开区:青蓝携手传薪火,师徒同心育桃李


安顺经开区:青蓝携手传薪火,师徒同心育桃李

  2025-09-12 04:47:25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70498.html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张小维)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区域教育提升的核心支撑。近年来,安顺经开区持续推动“青蓝工程”实施,该项目不仅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更在传承教育初心、激发教学活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准结对、系统培养和完善保障,该区正逐步构建起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安顺经开区娄湖学校与双阳小学,实地了解“青蓝工程”的实施成效,倾听教育传承中的温暖故事。

2024年8月,由原西王山小学重组而成的娄湖学校正式启用。数学教师刘成凤和吴绒先后调入该校,并通过“青蓝工程”结为师徒。拥有26年教龄的刘成凤,以丰富经验引领从教仅5年的吴绒,共同开启一段教学相长的成长之旅。

刘成凤(左)与吴绒(右)两位教师的办公桌相对,课余时间无需多走动,即可交流教学心得

“刘老师不仅教我如何上好课,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坚守。”吴绒回忆起与师父相处的点滴时,充满敬佩。她特别提到,刘老师即使身体状况欠佳,也总是利用假期就医,从不耽误教学进度。

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吴绒实现了快速成长。从教学计划制定、课堂管理到备课优化,刘成凤全方位倾囊相授,还带领她参与课题研究,涵盖文献查阅、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等环节。“看着徒弟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甚至主动钻研教学,我由衷感到高兴,”刘成凤说,“这也是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保持课堂活力的过程——‘青蓝工程’是双向的滋养和成长。”

刘成凤老师细致地为学生们讲解几何题

如果说刘成凤与吴绒的故事体现了教育精神的深情传承,那么在双阳小学,陈庆与张晶的师徒组合,则生动诠释了课堂教学能力的系统培养与有效传递。

三年前,刚从乡村学校调入双阳小学的张晶,一度难以适应教学节奏。“连40分钟的课堂都把握不好,学生没兴趣,我也很挫败。”她回忆道。了解到张晶的困境后,陈庆为她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从课堂导入、板书设计到互动节奏,逐一标注、细致讲解,陈庆还把自己积累了21年的教案和课件资源全部共享。

陈庆老师(左)与张晶老师(右)签订师带徒协议

如今,张晶已能自信承担校级公开课,并在2023年荣获全省数学学科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也从年级中下游跃升至前列。“没有陈老师的‘传帮带’,我不会这么快理解教育沉甸甸的责任,”张晶感慨道。陈庆则表示,指导徒弟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契机,“年轻教师擅长新媒体教学,也给了我很多启发,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这些故事只是安顺经开区“青蓝工程”成效的一个缩影。该区教育局将“青蓝工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举措,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保障,推动“传帮带”落到实处。

张晶老师(右)正虚心向陈庆老师(左)请教教学问题

在机制层面,教育局严格筛选“蓝方”导师,确保其教学经验丰富、师德过硬,并精准匹配“青方”教师,拓展培养形式,增强针对性与实践性。该区还将师徒成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挂钩,有效激发双方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区已结成500余对师徒,覆盖中小学全学科;100余名青年教师在校级以上骨干教师评选中脱颖而出;多项师徒合作课题荣获市级以上奖项。

从课堂指导到教研攻关,从个人突破到整体提升,“青蓝工程”正以师徒之情传递教育之光,为安顺经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安顺经开区教育局副局长梁冬洪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青蓝工程’长效机制,推动结对内容从‘教学帮扶’向‘科研共进’延伸,鼓励师徒共同申报课题、开展研究,持续提升教师教研与创新能力。”

编辑:张小维责任编辑:王超终审:谭力



编辑:国内 来源:多彩贵州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2年 » « 09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