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计划天津站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聚焦乳腺精准诊疗,助力乳腺癌诊疗规范化体系建设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星火计划天津站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聚焦乳腺精准诊疗,助力乳腺癌诊疗规范化体系建设


星火计划天津站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聚焦乳腺精准诊疗,助力乳腺癌诊疗规范化体系建设

  2025-09-12 18:17:36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70565.html

2025年9月6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共同主办的“星火计划-天津站乳腺精准诊疗专题会”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科创中心举办。本次会议聚焦乳腺疾病标准化诊疗与微创技术推广,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练、病例研讨等多元形式,推动乳腺精准诊疗理念向基层渗透,助力乳腺癌诊疗规范化体系建设,来自全国27个省市各级医疗机构的31名学员参加培训。

聚焦精准

构建基层能力建设新生态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天津市肿瘤医院滨海医院执行院长沈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专科医院在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责,他指出:“作为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我院愿充分发挥资源与学科优势,积极支持星火计划这类实效项目,共同提升乳腺肿瘤诊疗的整体水平。”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天津市肿瘤医院滨海医院执行院长沈军教授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三科主任张瑾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精准诊疗应贯穿于乳腺疾病的全周期管理,从早期诊断、局部处理到全身治疗和康复管理,都需体现个体化与规范化相结合的原则。

专题会上,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社长助理王国平系统介绍了“星火计划”的项目背景与发展路径。她介绍,为响应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在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于2017年和2020年分别启动两期“提升基层规范化诊疗能力项目”(简称星火计划)。项目历经分级诊疗巡讲、强科室、强专业的发展阶段,覆盖肿瘤、心血管、神经等多疾病领域,服务基层医生超百万人次。在乳腺疾病领域,“星火计划”汇聚全国多家顶尖肿瘤中心,携手国内乳腺领域多学科知名专家,深根乳腺精准诊疗,通过专家授课、指导查房、病例沙龙、实操带教等多种形式,传经验,树标杆,多维度推广乳腺疾病规范化的诊疗方式和理念。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影像诊断科主任路红教授主持开幕式。

凝聚专家共识

助力基层医疗提升

在随后展开的理论培训中,来自全国的乳腺领域专家荟萃一堂,结合深厚的临床积淀与学术造诣进行授课,精辟阐释了乳腺精准诊疗的最新前沿进展。专家们更以详实的数据为支撑,结合生动典型的临床案例,深化了学员对相关知识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路红教授首先以《乳腺X线引导微创技术的精准应用》为题开场,系统阐述该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实例深入讲解精准定位、微创切除的操作要点与策略选择,强调其在保留乳腺功能、减少创伤、改善患者体验方面的显著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宝贵经验。路红教授同时介绍,乳腺影像(如超声、钼靶、MRI)作为乳腺癌精准诊疗的“眼睛”,不仅能实现早期发现,还可通过影像特征评估肿瘤形态、血供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辅助判断良恶性、分子分型甚至基因突变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而精准诊疗通过为患者全病程定制个体化方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同时提升生存质量、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我们多年来也致力于推广乳腺癌诊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推行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整合病理、影像与临床数据,加强乳腺病灶精准定位新技术、AI辅助诊断等应用,以及建立患者随访数据库推动疗效长期评估,共同助力实现‘同病异治’的精准目标,守护女性健康。”路红教授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杜烨教授以《乳腺癌精准治疗病例分享》为题带来精彩分享,通过临床案例分别展示了制定个性化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利用组织标记物精准定位病灶,以及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杜烨教授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先进技术手段相结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有着缺一不可的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朱鹰教授带来《乳腺超声引导下定位及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主题分享,结合自身临床诊疗经验,分享了超声造影等新技术在乳腺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她表示,在新技术的辅助下,超声医生可以更好地为患者乳腺健康保驾护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辛玥教授带来《乳腺组织标记定位针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意义》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乳腺组织标记物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病例展示了标记物在定位原发灶,为提高乳腺癌保乳率和手术成功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吉琨教授分享了《乳腺组织标记物使用心得体会》讲题,以临床真实案例论证了乳腺组织标记物对于乳腺精准诊疗的极大助力作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梅静思教授以《复杂乳腺病灶的定位与管理》为题带来精彩分享,针对多灶性、深部及微小病灶提出相对应的的管理路径,强调应根据病灶特点个性化选择导丝、染色或液体标记等不同技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洪猛教授带来《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与淋巴管精准定位技术》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并分享了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与淋巴管精准定位技术的操作经验。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郎荣刚教授带来了《乳腺微创标本病理诊断》主题分享,

微创活检标本虽有限,但通过规范取材、免疫组化精准判读与分子检测,仍可为临床提供决定性诊断信息。他强调病理与影像及临床的密切沟通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静教授以《2024ASTRO及2025ASCO乳腺癌放疗进展》为题带来精彩分享,解读了2024ASTRO及2025ASCO乳腺癌放疗进展,强调“放疗也需走向精准与个体化”。

山西白求恩医院贾苗苗教授带来了《cN+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主题分享,聚焦cN+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的外科处理策略,提出基于影像与病理反应制定手术范围,在保证肿瘤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手术创伤。

本次大会主持专家阵容专业且多元,涵盖乳腺影像、肿瘤临床、放疗、病理等多个核心领域。学术交流环节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佩芳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裴静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晟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何向明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张春教授、海南省肿瘤医院刘侠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丽娜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黄明全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博文教授、广元市中心医院艾力·赛丁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郑启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何珊珊教授等相关领域资深专家主持,并给予精彩点评。

实践,真知

从标本规范处理到模拟训练提升

为提升学员对乳腺组织标记物置入术技能的理论理解与操作水平,本次会议专门组织乳腺影像诊断科经验丰富的医师及技师柳杰、邵真真、张洪营、徐熠琳、刘雪静、李军楠等带领学员开展了超声及X线引导下E-CUP模拟分组练习。

指导教师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手把手示范教学,重点强化关键步骤与技术要点的训练,使学员系统掌握该技术的临床操作技能,为后续实际应用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会议实现了显著的教学成效。

本次会议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训练深度融合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员对精准诊疗理念的认知水平与乳腺组织标记物置入术的临床操作技能。本次活动为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乳腺精准诊疗事业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赵家豪



编辑:赵家豪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4年 » « 09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