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理学院学子李顺恩:在科创竞赛中淬炼“立体”青春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武汉文理学院学子李顺恩:在科创竞赛中淬炼“立体”青春


武汉文理学院学子李顺恩:在科创竞赛中淬炼“立体”青春

  2025-11-26 17:34:24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82683.html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通讯员施慧丽)在国家奖学金的舞台上,每一份荣耀都是对奋斗青春的最佳礼赞。近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聚焦武汉文理学院智能制造与无损检测学院的李顺恩同学,探寻这位青年如何凭借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完成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让创意在竞赛场与实验室中璀璨绽放。

李顺恩是2023级新能源汽车技术4班学习委员,同时担任普罗学创团部长。自入学以来,他始终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学业成绩与综合测评均位列班级第一。在校期间,他先后荣获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服务者等多项荣誉,展现出全面发展的优秀素质。

以赛促学,淬炼成长

大学期间,李顺恩活跃于各类学科竞赛,在“挑战杯”“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平台上持续锤炼自我。截至目前,他已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4项、院校级10余项。

2024年,他设计的“管道清洁检测机器人”从数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挑战杯”省级三等奖,并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回顾两年的竞赛历程,他先后在“成图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及两项省级荣誉;在“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中获省级二等奖。

尽管创新之路充满挑战,李顺恩却坦言:“搞创新挺累,但真的酷!”对他而言,从校赛、省赛再到国赛的每一步,不仅是项目的进阶,更是个人能力的淬炼与视野的开阔。

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在寒暑假期间,李顺恩先后赴武汉凌达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实习,亲历“图纸转化为产品”的全过程。他分享道:“当亲手绘制的机械图纸,历经反复修改与测试,最终成为能够运转的实体模型,并成功申请专利时,我深深感受到机械专业的魅力——不在于冰冷的钢铁,而在于将严谨的理论通过创造性实践,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温度的力量。这段经历让我从学习者蜕变为创造者,这是专业学习带给我最大的快乐。”

全面发展的“立体”人格

自入学起,李顺恩便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经常协助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他的学业成绩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先后获2023-2024学年二等奖学金、2024-2025学年一等奖学金。

在专注学业的同时,他自2023年加入校团委志愿者工作部以来,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3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既服务校园师生,也为社会公众提供支持。在担任普罗学创团部长期间,他积极组织社团活动,为同学答疑解惑。在他看来,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同样是成长的沃土,这些经历塑造了一个不仅善于学习,更懂得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立体”人格。

荣誉背后的感恩与前行

在荣誉背后,李顺恩特别感谢学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从专业技能培养到竞赛入门,再到社团实践,老师们始终是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面对国家奖学金这份殊荣,李顺恩倍感珍惜,也更加清醒。他表示:“国家奖学金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前行的鞭策。我将继续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在实践中服务集体,努力成为更优秀的文理人。”

“深挖一口井,拧紧一股绳”

对于学弟学妹,李顺恩寄语道:“大学是一片广阔的试验田,请勇敢地去尝试所有的可能性。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竞赛的挫折、每一个啃不下的知识点,都是成长的养料。找到自己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方向,然后坚定地‘深挖一口井’。请相信,当你把学习、科创、实践这几股绳索拧在一起时,它必将拥有攀登任何高峰的力量。”

这既是他对学弟学妹的真诚建议,也是对自己未来的坚定期许。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李顺恩将继续保持热爱,勇毅前行,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责任编辑:何青】



编辑:国内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2年 » « 01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