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通讯员霍畅)11月20日至21日,由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湖北好课堂”现场展示暨“特殊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果展示活动在洪山区第十一小学举行,全省特教专家与特殊教育、融合教育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为媒探路径、以研促教绘蓝图。活动获省、市、区各级大力支持,多位领导亲临指导。

11月20日开幕式后,多元课堂展示同步启幕。武汉市盲童学校余萍的《十字跳训练营》贴合视障学生需求,洪山区第十一小学何换雨的《“呱呱”成长记》融入融合教育理念,襄阳、黄冈等地教师带来《前滚翻》《立定跳远》等说播课,覆盖体育、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次日下午,培智与听障教育展示持续升温,荆州市沙市区特校何新的《人工智能与生活》、宜昌市特校柳建雄的《足球-脚内侧运球》等课程聚焦实用技能与学科融合,专家精准点评亮点与优化方向,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同期,与会人员于20日下午沉浸式参观洪山十一小同心步道、智动乐园等校园特色场地,通过成果展板系统了解学校融合教育实践成果,直观感知“普特融合”场景,深化对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结合模式的认知。
11月21日的经验交流环节亮点纷呈。洪山区第十一小学校长张娅以《“润养”守初心,“心育”促成长》为题分享学校融合教育实践经验,区教育局基教科小教负责人陈钢围绕《构建三位一体新格局,筑牢保障融合创新路》,介绍区域特殊教育发展创新举措,为各地提供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可借鉴实践范式;江夏区特校胡巧琪的《胸前传接球》、武珞路小学爱家分校夏君慧的《小小消防员闯关赛》以新颖设计实现因材施教,课后研讨碰撞出思维火花。

活动尾声,武汉市教科院周斌英、湖北省特殊教育中心马仁海分别带来专题报告,从课程标准践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维度分享专业见解;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陈惠琼以《搭平台,展成果,促交流,共提质》总结本次活动,强调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意义,呼吁同仁携手推进特教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覆盖盲教、聋教、培智教育及融合教育领域,践行“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理念,搭建起全省特教交流平台。这份融爱育人的初心,将持续推动教育公平之花在荆楚大地常开不败。【责任编辑:何青】
编辑:国内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