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烟火照民生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文明烟火照民生


文明烟火照民生

  2025-07-21 21:24:30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63206.html

杭州萧山区梅林村。记者法鑫摄

杭州日报讯晨曦微露,萧山区梅林村源起路两旁智能路灯的光晕尚未褪去,网格员李超已踏上智慧跑道。电子屏上跃动的里程与卡路里数字,无声记录着这个“全国文明村镇”的活力清晨。就在这条寓意“千万工程”源起的村道上,昔日城市专属的便捷与智能,已悄然融入600余户村民的烟火日常。

梅林村对民生的倾力投入与创新实践,是杭州新一批“全国文明村镇”的缩影。这份荣誉不仅是镌刻在村镇建设过程中的荣光印记,更是丈量民生温度的立体标尺——它以基础设施的迭代打破城乡壁垒,以公共服务的下沉消弭资源鸿沟,让“文明”二字从标语转化为村民推窗可见的智能路灯、触手可及的数字书房、转身可享的养老照料,在烟火日常中生长出可感知的幸福质感。

释放共富红利,以普惠暖民心。在梅林村东头,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匠心打造的“美好生活中心”,不只是一座展示“千万工程”二十余年沧桑巨变的“记忆之窗”——从茅草屋到联建房的变迁在此静静诉说;更是深耕于村民日常的公共服务集散中心与触手可及的幸福枢纽。在这里,共同富裕的愿景具象化为家门口的城市级体验: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弥漫着不灭的书香,让阅读随时“在线”;青少年宫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点亮乡村未来。“数字乡村”的脉动亦清晰可感:无人超市提供着“扫码即走”的从容便利,智慧健康服务站配备了专业的全科医生和护士,更借助专家远程会诊系统,将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精准送达村民家门口。无论是白发苍苍的长者寻求健康关怀,还是求知若渴的少年沉浸书海,抑或是不同群体多元化的生活需求,都能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园”里找到契合自身的贴心服务,曾经城市的“远方”,已成为梅林人亲切的“左邻右舍”。

激活文体活力,以温情润乡风。每当夜幕降临,西湖区三阳村潘家埭绿色运动广场便成为欢乐的海洋。篮球撞击地面的节奏、排舞音乐的旋律与足球飞驰的弧线奇妙共鸣。吴阿姨和舞伴们无须再冒着严寒酷暑赶去镇上,“家门口”的广场就是她们的舞台。更令人称道的是那份邻里默契——篮球赛哨声响起,排舞队便关掉音响呐喊助威;中场休息时,阿姨们登台献艺添彩助兴。“男篮女排”的和谐辉映,让运动的汗水融化了隔阂,凝成了乡风文明的亮丽风景线,也为“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增添了生动的注脚。在临安区昔口村,昔日的破旧房屋、封闭杂乱的围墙和单调的闲置空地等,变成了现代化的休闲公园、篮球场、文化长廊和农耕文化园,不仅大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更让邻里温情在日常相聚与共乐中悄然滋养着淳朴乡风。

织密服务网络,以精细固根基。在三阳村,文体之乐只是幸福拼图的一角,聚焦“一老一小”的精细化服务,亦是构筑幸福指数的基石。居家养老综合体内,常年飘散着适老餐食的香气;双浦社区学校开设的书画、剪纸、象棋等30门课程,让银发求知欲在家门口绽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村民传承文化、学习娱乐的精神家园,更是村里老人的幸福晚年驻地,象棋比赛、垂钓比赛、手工活动、健康义诊、免费理发、集体生日会等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对孩子们而言,“有礼讲堂”、农家书屋、“绿书签·护苗”活动等,构筑起厚植文化、守护成长的坚实阵地。临平区螺蛳桥村同样用心守护民生温度,不仅持续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更面向全村村民提供华数电视服务,让数字电视的便捷与精彩走进每家每户,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福利。萧山区尖山下村率先成立了该区首个村级爱心组织——乡亲帮扶基金会,致力于助贫扶老、激励优秀学子等村级公益事业,促进了村庄和谐发展。

创新治理机制,以参与聚合力。环境美、服务优、文化丰之外,村民的参与感也是文明村镇建设的灵魂所在。近年来,余杭区南山村持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发挥村民公约的约束作用,织密网格组织架构,创设“四步处事”闭环机制,做到村情民意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通过“最美”系列评选、完善村规民约、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三阳村让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选择权化为家园共建的热情,文明善治如春风化雨,滋养人心。

萧山区众联村以建设“和善村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煦村庄、和谐社会”的幸福家园为追求,开创了“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通过积分制治理先行,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临安区迎丰村培养建设了“好家风”宣讲团、“七彩迎丰志愿服务队”和“老娘舅”调解团三支服务型队伍,共同助力文明建设,实现了“迎丰事迎丰解决”的邻里和谐局面。

从梅林村源起路的时代寓意,到三阳村“一老一小”的欢声笑语,再到众联村“五和”治理里的邻里和睦、迎丰村“老娘舅”调解团的矛盾化解,杭州乡村的文明建设跳动着共同的脉搏:以民生需求为原动力,让现代便利与人文关怀深入日常肌理,使传统乡村蜕变为兼具物质丰裕与精神厚度的诗意栖居。

这些各美其美的村庄,也共享着一个深刻启示:文明不是悬于空中的楼阁,它生长于老年食堂的一粥一饭、智慧跑道的步步足迹、篮球场上的每一次喝彩,以及邻里面带笑容的每一次问候之中。当公共服务如繁花盛开在村路巷陌,当尊老爱幼从风尚沉淀为制度温情,当村民从治理的“旁观者”变为“主人翁”,乡村便拥有了抵御时间冲刷的精神坐标——文明滋养民生,民生亦铸就了乡村最深沉、最动人的文明风景。



编辑:国内 来源:杭州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6年 » « 07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