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迷在厦门国际动漫节回顾活动上打卡拍照。(厦门日报资料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林露虹实习生刘婉琳)动画、漫画、手机游戏、VR游戏……过去三个月,一件件动漫游戏作品如同雪花般落入“金海豚奖”的邮箱。它们的创作者来自世界各地,有资深动漫从业者,也有院校学生。
7月18日,2025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动漫游戏作品大赛征集工作圆满收官。这一由厦门市政府主办、国际动画协会中国分会协办的权威赛事,吸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投稿,动画、游戏作品的参赛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据悉,动漫作品大赛收到投稿3375部,其中境外作品281部;游戏作品大赛收到投稿428部,其中境外作品87部。
据组委会介绍,接下来,本届“金海豚奖”的作品预选、初评及终评等工作将陆续展开,最终获奖结果将于今年10月揭晓。
一场绵延十七载的动漫游戏作品大赛缘何葆有生命力,且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对于厦门来说,举办这一赛事的意义何在?
发掘优秀的动漫游戏人才和作品
说到“金海豚奖”,绕不开杨宇的故事。2009年夏天,这位青年动画导演,向第二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投递其独立创作的首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最终,杨宇摘得“最佳动画短片奖”,并获得奖金10万元。
多年后,杨宇以另一个名字“饺子”为大众熟知。他创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接连刷新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据饺子自述,《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拿下多个奖项,为他“敲开”了更多机遇之门。时至今日,在饺子创办的可可豆动画官网上,依然展示着当年的“金海豚奖”奖状。
以赛为媒,发掘优秀的动漫游戏人才和作品,是“金海豚奖”的初心,也是一以贯之的方向。十七年来,厦门从资金支持到服务保障,不遗余力持续支持“金海豚奖”大赛的开展。今年,大赛的总奖金达150万元。
在业内,“金海豚奖”还以其“公平、公正、公开”享有较高声誉。每年,大赛组委会都会在“金海豚奖”评委的遴选上下足功夫——既要求重量级,又按照境内外参赛作品的比例确定境外评委人数。因为参与“金海豚奖”评审,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一批动漫名家与厦门结缘。
“‘金海豚奖’动漫作品大赛已成为中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国际化水平最高、评委级别最高的动漫画综合赛事。”在去年的“金海豚奖”颁奖仪式上,国际动画协会副主席李中秋如是说。
为我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金海豚奖”既是动漫游戏的竞技场,也是行业的风向标。今年的作品征集中,除个人创作者外,有195家企业投递作品,相较去年增长5.4%,涵盖动漫、影视、游戏、文旅等多个行业。这也反映出,随着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动漫和其他行业融合之势愈演愈烈,为丰富产品供给、拓展消费场景注入新动能。
高校学生作为动漫游戏产业的后备力量,参赛热情持续高涨。今年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福州大学等239所院校学生参与动漫作品大赛;清华大学、纽约大学等50所境内外院校的学生参与游戏作品大赛。
以赛促产,推动厦门动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是“金海豚奖”的题中之义。作为国内动漫游戏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厦门通过各类政策,鼓励原创动漫游戏精品。多年来,“金海豚奖”积极推动赛产一体化发展,通过举办创作者交流会、项目路演等活动,促进创作者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助推项目落地。
历届大赛所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和人才,则如同璀璨繁星,点亮厦门动漫游戏产业的新未来。如多次参加“金海豚奖”的优莱柏公司孵化培育了经典国漫作品《镖人》、动漫IP“查查斯”;曾参加“金海豚奖”48小时游戏开发大赛的真有趣公司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编辑:科技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