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9日讯(记者杜方奇宋树斌通讯员孙涛)在滕州市大坞镇北部,有一条绿色的屏障——凫山,它是泰沂余脉,是鲁南大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儿人文景观丰富、绿色生态优美、红色教育得天独厚。

7月28日一大早,滕州市大坞镇休城小学组织50余名学生利用暑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善城好少年”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镇域内寻访红色教育基地和绿色产业基地进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次探索。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大力支持。当研学团队的大巴车来到了大坞镇善山村,枣庄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刘法银热情地接待了孩子们。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刘书记做起了向导和解说员。

晨风习习,刘书记首先带领孩子们来到了善山森林公园。第一站探秘善山“市外桃源”,刘书记早就安排好工作人员准备了香甜可口的桃子和饮用水。孩子们品尝着桃子,随着工作人员深入山东省500亩高标准规范化生态有机桃园,通过观察桃树栽培、挂果管理等环节,系统了解桃树从生长到结果的全过程。通过亲手触摸、聆听讲解、品尝善山生态鲜桃,重点学习桃园数字化管理技术(如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系统等),直观感受数字科技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与成效。

研学队伍映衬在山野中,就像一群自由的鸟儿回归山林。山路虽然崎岖,但抑制不住孩子们的高兴心情。工作人员又带领孩子们步行10分钟来到了第二站大风车网红打卡地,俯视着鲁南大平原,处处村庄隐藏在绿野中,条条公路纵横交织。孩子们在老师的指点下,辨认着自己的家乡,领略不同的家乡之美。稍作休整后,再步行10分钟前往功勋航天员植树区。山路逐渐变窄,气温渐升,也抑制不住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工作人员边走边解说航天英雄事迹,指导观察航天纪念林养护情况,让孩子们深刻感悟杨利伟等10位功勋航天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在杨利伟手植树下,校长龙朋向孩子们讲述了2010年9月21日航天军事专家孙锦云教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刘帮智,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航天员大队一队队长聂海胜和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航天员在“滕州市善山森林公园”亲手植下了7棵亭亭玉立的松树。号召孩子们要增强爱国情怀与奋斗意识,向英雄的航天精神致敬,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随后又抵达善山脚下第三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受到了公司领导的热烈欢迎。研学团队实地参观了年出栏500万只肉食鸡的标准化养殖基地。从雏鸡培育到成鸡出栏,全程了解家禽生长周期与科学养殖流程;重点观摩数字养殖系统(如环境智能调控、精准饲喂管理、数据化健康监测等),孩子们亲身体验科技如何提升养殖效率与品质,理解“科技兴农”的实践意义。

游览完善山森林公园,研学团队进行了第二阶段研学——参观国防科技城,瞻仰鲁南人民抗日起义纪念碑,在纪念园区,孩子们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静静地聆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王铭章、王麓水、铁道游击队、滕县保卫战······孩子们仿佛穿越了烽火连天的年代,在脚下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抗击着日本侵略者。当看到武器展区,感受着国防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孩子们为国家的强盛而自豪。

最后,研学团队回到善山村委会,刘书记引导孩子们参观便民服务厅、战备物资库,观摩数字化乡村治理实践。在会议室内,枣庄市人大代表、善山村党支部书记刘法银从“立志、修身、向学”三个维度,为学生们上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引导青少年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发展,树立“继承红色基因,争做善城好少年”的成长目标,明确通过立志成就梦想的实践路径。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研学任务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围着刘书记,叽叽喳喳地询问着自己好奇的问题。学校校长龙朋和副校长孙涛向刘书记赠送了锦旗,感谢刘书记百忙之中接待研学团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人生成长的大课。此次研学活动,孩子们冒酷暑、走山路、观桃园、感受航天精神、参观国防科技城,是一次挑战自然、认识家乡,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善城好少年的成长之路。也为学校寻求家校社协同育人找到了一条可行道路。
责任编辑:杜方奇
编辑:杜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