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九支队三大队(安龙)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S57(六安高速)K136+370处的下穿涵洞存在异常情况,三大队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飞到涵洞两侧进行查看,发现靠近上行一侧的涵洞被人为利用树干铁棒围堵,并在涵洞中间用砖块砌了小水池,地面散落干草料等。执法人员立即对该涵洞周围进行调查,发现该处无人员居住情况,多次前往该处也未发现人员活动。

九支队三大队到安龙县廷必村村委了解情况
经执法人员多方了解得知,S57(六安高速)K136+370处属于安龙县五福街道办事处廷必村的管辖范围,三大队执法人员为尽快消除该处涵洞的安全隐患情况,到廷必村开展了走访摸排工作,向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廷必村村支书得知执法人员来意后对该隐患表示重视,并在短时间内确定了围堵涵洞的村民,执法人员秉承着“柔性执法+规范引导”的方式,与村委会协商由村委配合出面让当事人对该围堵处进行清理。

清理前
三大队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普法安全教育,告知其涵洞属于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是为了保障周边居民安全畅通出行,堆放干草料和围堵涵洞不仅易引发火灾,给高速路通行造成安全隐患,也会影响沿线居民出行。村民当即表示马上清理围堵处,恢复原样。

清理后
下一步,九支队三大队将进一步联合相关单位加强对桥下空间开展“大排查、集中清”行动。同时,结合执法宣传走访,让沿线村民更深入地了解桥下、涵洞等空间堆积物品的危害,引导群众增强公路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从而逐步形成人人了解、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局面。
通讯员:唐先洁徐丽
一审:罗玉时
二审:秦丽
三审:金凤
编辑:国内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