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8月6日,大皖新闻报道的《暑期课堂“开”进了合肥地铁站》稿件引来一波好评关注。“城市地铁站还能这么玩?确实有意思。”不少网民留言说出了对合肥地铁的感受。
大皖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从缝补衣物到自助结婚登记,从共享化妆间到微型科普馆,从洗衣、理发到快照、早餐……合肥地铁站的便民服务正在悄然开启城市生活新空间。
生活服务站:小空间解决大需求
“裤子拉链坏了正发愁,没想到地铁站里就解决了!”在合肥地铁2号线漕冲站“轨道好阿姨便民缝纫点”,刚下班的陈先生拿着修好的工装裤连连称赞。每周五上午,“安徽好人”郝素云都会准时出现在缝纫机前,她的红色马甲已成为车站里最温暖的风景。

这个由合肥轨道集团联合公益组织打造的便民服务点,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已服务乘客超600人次。针线包、熨斗、缝纫机一应俱全,免费解决市民“纽扣掉落、裤脚开线”等生活难题。
而在东七里站,一台蓝色自助体检机前排起了队。“合肥地铁有点暖!换驾驶证再也不用跑医院了。”刚完成体检的汪女士展示着手机上的电子报告,“十分钟搞定,省了半天假”。这种嵌入地铁站的驾驶员自助体检机已覆盖合肥11个站点,截至七月底,已有超1.3万市民享受到了这份便捷。

走进合肥地铁3号线幸福坝站婚姻登记处,幸福感扑面而来。据悉,2019年合肥地铁3号线一期开通时,因终点站“幸福坝”与“幸福吧”谐音,此线路就被誉为“开往幸福的地铁”。也正是因为这个充满美好寓意的地名,2024年,全国首个设立在地铁站里婚姻登记处落户于此,目前已经有超过2000对新人在这里登记结婚。“坐地铁来领结婚证特别有意义,希望我们永远幸福。”刚领完证的90后情侣张明和孙雨薇笑着说。
特色驿站:方寸之地尽显人文关怀
炎炎夏日,合肥轨道在线网131个车站设置了“纳凉区”,每个纳凉区均配有纳凉凳、“夏日清凉包”,部分站点还提供饮用水,为市民提供临时休息、纳凉等服务。此外,个别站点还有共享健身区,如5号线稻香楼站、三孝口站等。


在合肥火车站,粉色调的“共享化妆间”让旅客们赞不绝口。明亮的梳妆镜、品牌试用装、消毒美妆工具一应俱全。“下车后补个妆特别方便,”从南京赶来的赵女士对着美妆镜调整口红,“甚至还贴心准备了头发去油喷雾,太贴心了。”这样的化妆间在骆岗站、合肥南站同样设置。

便民服务更延伸到“最后一公里”。2号线科学大道站出入口飞顶铺上了崭新的光伏板,车站外的光伏板车棚及电动车充电桩解决了上班族通勤痛点。“骑车到地铁站充上电,下班就能满电回家。”

文化客厅:流动的艺术博物馆
“平时带孩子坐地铁,他一直很好奇地铁怎么运行的,能有这样一个展馆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很有意义。”暑期带着孩子来体验的家长赵梦茹告诉记者。据悉,合肥地铁1号线南站南广场站的微型地铁科普站日前正式对外开放。现场“轨道交通发展图文墙”的老照片展示了合肥轨道从1号线到多条线路贯通历程。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亲手操作真实的地铁信号设备,看它如何“指挥”列车运行。还有不通电的闸机内部结构直观展示,可以看清“刷票开门”的奥秘。

文化气息在合肥的地下空间持续蔓延。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地铁8号线双凤站和2号线漕冲站非遗老师带领乘客绘制脸谱、制作庐州泥塑;端午节的地铁站,汉服爱好者在地铁内巡游,展现千年古韵;7月初,地铁3号线合肥大剧院站里,市民乘客与NPC联手合作,在合肥演艺集团演员的领舞下,带来一场热情的《长安十二时辰》舞蹈大秀,经过的乘客驻足观看,被热烈的氛围感染。

共享雨伞、鲜花机、便民服务卡、煎饼机……越来越多的便民生活融入合肥的城市地下空间,“现在的合肥地铁,可以说马上变成‘全能管家’了。”合肥市民叶女士说道。
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
编辑陶娜
编辑:国内 来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