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的晨雾里,藏着千年文脉的呼吸;杏坛的余晖中,跃动着立德树人的脉搏。当齐鲁大地的晨曦洒满校园,这所与孔子故里血脉相连的学府,正以七十载的坚守与奋进,在时代的长卷上续写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新篇章。

回溯1955年的盛夏,济南的老校舍里亮起第一盏明灯。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在时代的召唤中诞生,虽借址办学,却已埋下“执铎振教”的种子。一年后,教育部的批文如春风拂面,学校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师生们踏着金秋的落叶迁至曲阜新址。这片浸润着儒家文化的土地,从此成为学问的沃土——青砖黛瓦间,琅琅书声与孔庙古柏相映成趣,开启了“以文化人”的教育征程。
岁月流转中,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1970年至1974年,与山东大学文科的合并,为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1974年恢复建制后,更是在教育振兴的浪潮中勇立潮头。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和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办学水平迈入新台阶;1985年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名称的更迭背后,是办学格局的不断拓展。

进入新世纪,学校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02年,日照校区的建设让这所古老学府焕发年轻活力,黄海之滨的琅琅书声与曲阜古城的学术积淀交相辉映;2003年,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获得,为人才培养搭建起更完善的阶梯;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的成绩,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最佳注解;2022年,曲阜校区扩建项目的完成,更是为这所近七旬的学府勾勒出更广阔的未来图景。
七十载春华秋实,曲阜师范大学始终坚守“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在这里,既有白发先生伏案钻研的身影,也有青年学子晨读古卷的专注;既有实验室里探索未知的执着,也有社会实践中服务社会的热忱。从基础教育的耕耘者到学术研究的开拓者,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到时代精神的践行者,无数曲园人用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尼山依旧在望,上庠愈发煌煌。曲阜师范大学将继续深植齐鲁文化沃土,以文脉滋养教育,以教育传承文脉,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宫喜善)
责任编辑:赵家豪
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