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怀磊通讯员吴霜
1997年出生的杨恩波,身上有着两段不同的“制服”记忆。从军营里的/"优秀士兵/",到2025年初穿上警服的交通卫士,变的是制服色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滚烫。这位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95后”青年,如今是聊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东昌府区大队的一名新警,在交通管理一线用热血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民警的答卷。
从“新兵”到“能手”,三个月淬炼出的从容

车水马龙的路口,如今的杨恩波用标准的手势引导车流。初入警营的杨恩波,面对交通指挥、法规适用、事故处置等全新“课题”,丝毫不敢懈怠,他深知,从“新兵”到“能手”没有捷径,唯有以勤补拙。为尽快掌握岗位技能,杨恩波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进取心,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中队骨干请教,从最初面对车流时的些许局促,到如今指挥疏导时的从容笃定,短短数月,他在一次次实践淬炼中褪去青涩,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新生力量。
执法有力度有温度,让规则长出“人情味”

“老民警处理纠纷时的耐心,化解矛盾时的智慧,都是我要学的‘必修课’。”杨恩波常说,刚入队时,他最常做的就是“跟班学习”——看队里前辈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法规,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安抚群众情绪。“每一次的请教和交流,都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执法经验积累,他渐渐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方法:面对违章司机,先讲清危害再谈处罚,让人心服口服;遇到群众问路,不仅指明方向,还会提醒沿途路况;雨雪天气执勤,主动帮受困车辆推车、提醒行人注意安全。他把从老民警身上学到的“温度”,融入每一次执法、每一次服务中,让刚性的规则多了一份人文关怀。这份“向阳而生”的坚守,传递着藏蓝警服的温暖力量。
暖心服务群众,在奉献中诠释无悔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从警以来,杨恩波已累计巡逻两万一千公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12次,救助群众8人,每一次出手相助,都彰显着他“把群众安危放心上”的初心。2025年2月1日18时许,正值出行高峰,一名儿童突发晕厥,情况十分危急,急需去聊城市人民医院救治。“跟我走!”杨恩波当即带领辅警启动警车、拉响警笛,通过喊话器和拉警报的方式引导社会车辆有序避让,在车流中穿梭前行,以最快的速度将求助车辆护送至嘉明开发区与救护车顺利对接,为孩子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看到孩子得到及时救治后,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转身又投入到执勤工作中。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杨恩波表示,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严于律己,立足本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真情与担当在工作岗位上为交通管理工作做出更大贡献,在马路这方“战场”上,做一名让群众放心的“守护者”。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