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评论员姚双玉
8月12日,“齐鲁时代楷模”的星光在济南点亮,追光者是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张军桥。这位年仅38岁的潍坊医生,在6月15日为施救坦桑尼亚落水民众献出了宝贵生命,诠释了“生命至上”的誓言。

回望张军桥的生命轨迹,那最后一跃,是数次街头巷尾、异国他乡挺身而出的自然延续,是日复一日、善行积累铸就的本能反应,更是其根植于心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必然选择。2023年潍坊街头,他偶遇车祸现场,跪在血泊中为伤者施救,救护车到来后悄然离开;援助坦桑尼亚时,他协调医疗队无偿为8岁的巨大腹壁疝患儿成功手术直至康复;更以“授人以渔”的胸怀,将中国先进的医疗火种播撒在东非大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这位来自潍坊、感动世界的医生,曾获得“第一届感动潍坊人物”“潍坊好人”“山东好人”等一系列荣誉。为了让更多人掌握救命的技能,援鄂归来后,张军桥自费购买人体模拟器具在人民广场“摆摊”,传授市民心肺复苏术,并招募热心医务工作者,组建起“心跳行动”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用400余场公益培训、惠及2万余人次的成果,将急救知识播撒四方。

6月23日,张军桥被追授为“潍坊市见义勇为英雄”,7月被追授为“山东省道德模范”,8月12日,被追授为“齐鲁时代楷模”。他的精神根系,深扎在潍坊这片充满爱与志愿的沃土之中,“齐鲁时代楷模”的荣光,更是将其精神丰碑矗立于齐鲁大地之上。
潍坊,作为全国志愿者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孕育出了180万实名志愿者,他们如点点繁星,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城市精神浸润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氛围早已融入城市血脉,也滋养了张军桥“多教会一个人,就可能多救一条命”的朴素信念。他心中的善意被城市持续浇灌,在潍坊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最绚烂的人性之花。
他是被潍坊城市精神培育出的典型代表,将潍坊人骨子里的大爱与坚韧,化作了跨越山海的医者仁心。在异国他乡,他以仁心仁术诠释“开放包容”,用无私奉献践行“崇文尚德”;在公益路上,他又以创新举措展现“惟实励新”,凭执着坚守彰显“自信图强”,时刻践行着城市赋予他的精神力量。

今日的潍坊,人民广场少了那个“摆摊”传授急救的身影,但他工作室里年轻志愿者跪地练习心肺复苏的专注神情,映照着他的执着,万里之外的坦桑尼亚手术室,当地医生用他传授的中国技术挽救生命时,延续着他的仁心。千万双热腾腾的手正在接力传递,让张军桥医生带来的这份光亮,与潍坊的凡人善举汇聚成灿烂星河,在世间永放光芒。
张军桥医生用生命点亮的“齐鲁时代楷模”之光,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潍坊人、山东人勇毅前行的永恒力量。
编辑:社会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