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的王扶林说,陈晓旭不算特别漂亮,演技也只是一般,但她有一个地方真的很特别。
“她天生就是个‘林黛玉’,人生就像她的诗一样。”
说起林黛玉,许多人的脑海里自然会浮现一句话:“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仿佛一朵轻云刚从山里出来。”关于林黛玉的许多美好描述,展现了她的与众不同和清秀美丽。
林黛玉这个角色是无法复制的;而扮演她的陈晓旭也是绝无仅有的。
陈晓旭的表演让很多人心里的林妹妹变成了真实的存在,也让林黛玉这个角色在今天仍然鲜活。

可惜,陈晓旭不仅气质和性格与林黛玉很像,连人生的结局也仿佛与林黛玉有着某种神奇的联系。
陈晓旭在42岁那年患癌去世,正当壮年,还没到不惑之年,就离开了我们。
想起陈晓旭的一生,人们更多感叹的是她的“林妹妹”风范,但也充满了遗憾。

1965年,陈晓旭来到了这个世界。
陈晓旭看起来很柔弱,但她其实是一个来自东北的女孩。
陈晓旭的父亲曾是京剧演员,并且在剧院里担任过导演。
和父亲不一样,妈妈年轻时就热爱跳舞,结婚后就开始教学生了。
陈晓旭从小就生活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家里,这种环境让她很早就接触并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妈妈性格很温和,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而爸爸有时候情绪比较激动,嗓门也大些。
在陈晓旭小时候,她父亲常常因为母亲的事情而发脾气,每次都是陈晓旭出来帮忙解决。
小陈旭虽然年纪不大,但特别会说话,每次都能巧妙地化解父母之间的矛盾,让爸爸气消不少。
陈晓旭看起来温柔,但实际上她内心很有主意。

陈晓旭就像是家里的主心骨,每当遇到事情,都是她来做决定。
这说明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总是追求完美。
1978年,12岁的陈晓旭跟着爸爸去鞍山杂技团学习。
她不喜欢杂技和京剧,反而喜欢诗意的生活,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者。

她在杂技团的时候,偷偷开始练习芭蕾舞,而且那时候的陈晓旭,已经能做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了。
由于政审的问题,陈晓旭失去了在芭蕾舞上深入发展的机会。

既然梦想难以实现,那就写写诗吧,这样可以自我安慰。
陈晓旭自14岁开始在杂志社写文章,后来因为《我是一朵柳絮》这篇文章,她的命运和“林黛玉”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陈晓旭离开杂技团后,便在话剧院当起了小演员。
就在那个地方,她遇到了后来的前夫,毕彦君。
陈晓旭比他小十多岁,他们在没有在一起之前,他一直像兄长一样照顾她。
陈晓旭自然明白毕彦君的意思,于是两人慢慢开始了微妙的交往。

1983年,电影《红楼梦》面向全国招募演员,即使是没有专业基础的人也能报名参加。
陈晓旭在看杂志时,读到了这条新闻,说自己完全没心动,那是假的。
她对《红楼梦》早已烂熟于心,觉得自己扮演“林黛玉”最合适不过,但一直没勇气迈出这一步,因为她觉得自己长得太平常了。

幸好,作为男朋友的毕彦君一直鼓励她,帮助她找到内心真正的自己。
陈晓旭在一封自我推荐信里,附上了自己的照片,并且还把自己写的一首诗《我是一朵柳絮》一起交给了王扶林。

几天后,陈晓旭收到了王扶林的回信,信中说她有机会试演《林黛玉》这个角色,但因为还没见过面,先让她去北京参加试镜。
陈晓旭原本已经感到希望渺茫,但现在终于看到了一线生机。
她带着紧张的心情,找话剧团领导谎称有事,硬是争取到了三天的假期,然后便踏上了去北方的火车。

那天,北京的雨下得很大,陈晓旭穿着一套青色的衣裳,走进了剧组的现场。
王扶林对她的清新气质印象深刻,因此陈晓旭当天就被留在了剧组,每天都要学习一些礼仪和书法。
在那个时期,《红楼梦》中的每个角色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虽然王扶林已经让陈晓旭加入了剧组,但他对她的表现还是有些不满意。
陈晓旭算是位美人,但说到林黛玉这个角色,她被塑造得太完美了,相比之下,陈晓旭还是有点“不够漂亮”。

虽然陈晓旭看起来很柔弱,但她内心却非常坚强。
她来到这个世界,简直就是为林黛玉这个角色而生的,完全不考虑其他事情。
经过导演们的多次挑选,陈晓旭脱颖而出,成功扮演了林黛玉这个角色。

在王扶林看来,即使到了决定让陈晓旭出演的那一刻,她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还是选择了陈晓旭,只是因为她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
陈晓旭的气质与林黛玉的性格非常相似,非常适合扮演这个角色。

确定下来后,陈晓旭为了扮演原著中的“林黛玉”角色,从进组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减肥,把体重控制在了70斤。<
/p>
三年转瞬即逝,陈晓旭和林黛玉的角色已经融为一体,无论是在拍摄现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如此。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非常受欢迎,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因此走红。
大家都认为,电视上那个孤单、多愁善感、柔弱的林黛玉形象,才是真正的林黛玉。
陈晓旭的表现让全国人民都感到非常惊讶。

林黛玉的真实演绎让陈晓旭的名声大增,成了家喻户哓的人物。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女孩来说,确实非常罕见。
她在事业上取得很大进步之后,同一年,她与毕彦君定下婚约,成了夫妻。

每件事都有正反两面,陈晓旭虽然成名了,但她给人的印象就固定住了。大家一看见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林黛玉”,这对一个演员来说并不是好事。
无论陈晓旭扮演哪个角色,观众总会把她看作是“林黛玉”,这让她很难再有机会尝试其他类型的角色。
既然工作上没什么进展,那就把精力放在生活中,好好享受每一天。

陈晓旭刚结婚时心里还不太有底,而她的伴侣毕彦君则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生,正打算尝试做导演。
这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时候,她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生气。
等气消了,也只能默默忍受。

婚后,陈晓旭才发现自己无法接受毕彦君的许多缺点。
而且她对自己的标准设得太高了,这让毕彦君感到很难接受。
陈晓旭这个人非常敏感,毕彦君无法承受她的这种状态,于是提出了离婚的请求。
最终,毕彦君并不是陈晓旭生命中的那个对的人。

1990年,陈晓旭离婚了,然后独自一人来到了北京。
这段时间,她收到了一家公司的邀请,还收到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通知。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一家公司甚至提出六十万美元的高价,想让她做广告模特。
她就像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到处都能看到她流浪的足迹。

她在很多地方都待过,但始终感觉格格不入,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北京。
就在那时,她的第二个丈夫出现了,他不仅是她未来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也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郝彤。

郝彤的毕业作品《黑葡萄》在创作剧本时,他认为陈晓旭是最合适的人选。
几个同学找到陈晓旭,正好他没事儿,就答应了。
然而在剧组中,郝彤并不怎么喜欢陈晓旭,他认为这个女孩有点冷漠,让人难以接近。

拍摄结束后,郝彤带着一大笔钱去找陈晓旭,但陈晓旭只收了1000元。
陈晓旭一看他的穿着,就知道他肯定很穷。
这样的关怀让郝彤有些心动,他看向陈晓旭,发现她并不像外表那样冷淡。
后来,他们俩的联系变多了。

1990年,在朋友郝彤的鼓励下,陈晓旭决定投身商海,开始了自己的生意之路。
郝彤和同学一起,想找一家广告公司做外包,但是聊了好几天,还是没谈成。
陈晓旭一出现,对方竟然立刻松口了,完全是冲着陈晓旭的面子。
于是,陈晓旭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

陈晓旭和郝彤,真是天注定的一对,性格、想法和兴趣都特别合得来,简直像是天生的一对。
两人感情越来越深,终于决定结为夫妻,陈晓旭也因此找到了自己心仪的那个人。
结婚之后,两人依然像刚开始时那样恩爱。他们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中互相帮助。

陈晓旭凭借自己的非凡才能,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一位拥有数十亿资产的成功女性。
<p>陈晓旭曾与丈夫有一个孩子,但不幸因意外流产,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孩子,这成了她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

2006年,陈晓旭被查出得了乳腺癌。
家人们多次劝她接受治疗,但她执意不肯。患病一年后,她选择了让所有人费解的道路——出家修行,全心投入佛法的研究。

早在七年前,陈晓旭偶然翻阅了一本佛学书籍,从此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2007年春节后的第六天,她决定放下世俗的烦恼,正式踏上了出家的道路。她在长春的百花兴隆寺剃去了头发,并取了“妙真”这个法号。
半个月后,郝彤在深圳的一座寺庙里剃了光头,成了一个和尚。
这样的无私爱心,世上少见。

但是,尽管陈晓旭学过佛学,病魔还是没有给他太多时间。
同年5月13日,陈晓旭因病去世,享年仅42岁。
陈晓旭把林黛玉的形象带到了世人面前,而她离世后,就像是天上多了一个像林黛玉那样的“好妹妹”,而我们这个世界则实实在在地留下了一个“林黛玉”的身影。

陈晓旭走了,郝彤心里很难过,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好起来。然后,她决定不再做和尚,开始隐居生活。
说到底,陈晓旭的命运似乎不太顺。
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心意相通的人,没想到这段令人羡慕的爱情却早早结束了,真是可惜。

记得以前,《红楼梦》拍摄了三年时间,陈晓旭在这期间就像生活在大观园中一样,这样的生活对她而言,已经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或许,就连她自己,也分不清大观园里的那一幕,到底是真实的生活,还是虚幻的梦境。

或许她更喜欢活在梦想里,坚守信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或许,这便是她的宿命,最终会在那三生石旁,变成一朵彼岸花。
编辑:娱乐 来源:山菡紫竹z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