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走进赫章县辅处乡杨家沟村,只见村庄葱葱郁郁,道路干净整洁,农户屋舍俨然……
当前,杨家沟村正借着“两清两改两治理”的东风,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庄环境,实现乡村风貌的华丽转身。
清垃圾、清杂物,旧貌焕新颜
“以前垃圾乱堆、杂物乱放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影响了村庄的美观,还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说起杨家沟村曾经的面貌,杨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国最有发言权。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杨家沟村迅速行动起来。村支“两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和村民代表,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清理行动。
“第一小组负责清理道路两旁的垃圾,第二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捡拾废弃物,第三小组对村民房前屋后的杂物进行规整。”在李世国的组织安排下,村民逐渐意识到良好环境的重要性,纷纷自发参与到行动中来。

余泽仙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庄的河道,通村通组公路,死角死面整得干净整洁,垃圾不见了踪影,杂物也摆放得井然有序。“我们积极组织公益性队伍,定期对村内大环境进行大扫除,做好带头示范。同时通过入户宣传,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李世国说。
五月以来,杨家沟村从向群众宣传“两清两改两治理”政策,到动员农户自行做好“两清两治理”,再到组织公益性岗位对全村公共区域进行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攻坚和常态维护清扫行动20余次,清理断壁残垣4处、清理乱堆乱放136处,治理生活垃圾1处。
如今,漫步在杨家沟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溪流和绿树成荫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
改厕所、改习惯,文明新风尚
农村厕所问题一直是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痛点。
杨家沟村积极响应“改厕所”的号召,大力推进厕所革命,邀请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村民讲解卫生厕所的建设标准和好处,并提供技术支持。
在村支“两委”的引导下,许多村民积极参与,在建圈时修建好化粪池,同时配套修建了水冲式厕所,在建房过程中把干净卫生的无害化厕所建在室内。
与此同时,杨家沟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让村民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慢慢地,大家养成了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文明意识不断提高。”李世国说,如今走进村民家中,干净整洁的厕所成为了一道新的风景线,也彰显着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改善了杨家沟村的环境,还让邻里关系更加紧密。在清理垃圾时,大家齐心协力,不分你我;在改厕所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村民主动帮助新手;在治理污水和乱象时,邻里之间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各项工作中,村民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现在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心情也变好了。”杨家沟村红岩沟组村民蒋伸荣的院坝干净整洁,柴草堆放规整,室内外环境卫生一丝不苟,生活过得十分舒心。
治理污水、治理乱象,和谐新家园
污水治理和乱象治理是杨家沟村“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过去,杨家沟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村支“两委”要求把原建设的水源点污水集中收集,已损坏的污水排放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修复使用,将生活污水排入集中收集管道进行无害处理。
同时,杨家沟村加强对青竹林食品有限公司和养殖户的监管,严禁污水违规排放。在治理乱象方面,村支“两委”加大了对乱搭乱建行为的整治力度。通过宣传政策、耐心劝导,村民们纷纷主动拆除了残垣断壁。

“村里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确保村庄秩序井然。”李世国说,如今杨家沟村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村庄环境更加优美,邻里之间也更加和谐。
和谐的邻里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杨家沟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卫生评比等邻里互帮互助的方式,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杨家沟村在“两清两改两治理”的征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美。
如今的杨家沟村,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处处洋溢着和谐美好的氛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推广‘互帮互助’机制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工作,持续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走深走实,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断努力。”李世国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吴传娟
二审谢朝政
三审李凯
编辑:国内 来源:当代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