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贵州|“村超”IP撬动榕江生态宝藏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绿”动贵州|“村超”IP撬动榕江生态宝藏


“绿”动贵州|“村超”IP撬动榕江生态宝藏

  2025-08-16 17:14:49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66726.html

黔东南州榕江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4.18%,生态资源富集,位居全省前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榕江正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经过三年发展,“贵州村超”已超越足球赛事本身,成为驱动榕江发展的核心IP。

球场上的欢呼声,从绿茵场传遍榕江的青山绿水;而“村超”IP的活力,也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的每一抹绿色。

“村超”球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义鹏摄

桫椤秘境里的守护与新生

距离“村超”球场20余公里的榕江县平江镇德腊村,3000余株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植物桫椤,在侗家木楼旁、梯田溪流边静静生长,为古朴的村寨增添独特韵味。

这里年均气温20.3℃,负氧离子浓度超3000个/cm³,原始溪流与森林保存完好,为桫椤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榕江县平江镇德腊村

榕江县林业局与平江镇政府携手推行“生态护林员+社区共管”模式,为每株桫椤挂牌编号、建档立册。护林员徒步巡查与无人机巡航相结合,织就“天地联防”的守护网;寨老与党员带头宣讲,让“保护桫椤”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如今,“出门见桫椤,推窗望青山”已成为德腊村的寻常景致。依托“村超”热度,村里正打造“观村超赛事、探桫椤秘境、品侗寨风情”的特色旅游线路,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桫椤。

林下经济的“1+N”格局

林中有风景,林下有产业。在榕江县广袤的原始阔叶林下,生长着8.2万亩野生草珊瑚。这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的中药材,成为林下经济的“主角”。

榕江县水尾乡林地资源有2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1.18%,位列榕江县第一,这里被誉为“林下草珊瑚之乡”。

草珊瑚。

依托丰富的林下空间和独特的草珊瑚资源,水尾乡精准发力,把目光瞄准广阔的林地空间和独特的野生草珊瑚资源。截至2024年,全乡草珊瑚种植面积达1.24万亩,每亩年产值约七八百元。

行走在水尾乡,罗汉果藤蔓繁茂,林下草珊瑚、灵芝、淡竹叶、金钩藤等中药材长势喜人。山坡上小黄牛悠闲觅食,黑毛猪膘肥体壮,农家院落鸡鸭成群,一幅以林下草珊瑚种植为核心、“1+N”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已然铺开。

水尾乡。

国储林里的“村超板材”

登高远眺,绵延的月亮山生机盎然。

近年来,榕江县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累计建成8.3万亩国储林,储备了大量优质的工业原料林与大径级用材林。榕江创新地将国储林的优质木材与“村超”品牌深度融合,打造出会呼吸的“村超板材”,开辟了一条“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包装待发的“村超板材”。

为确保板材品质,榕江县林业局组织技术特派员深入企业,提供从木材采伐到加工的全链条服务保障。

目前,全县已形成年产32万方生态板材的规模,产品以绿色环保、质地优良畅销国内,部分远销海外,带动了木材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截至今年5月,全县木材加工及配套企业达36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

“村超板材”生产车间。

“村超”这个超级IP,如同一把激活绿水青山的金钥匙,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让沉睡的林业资源释放巨大潜能。

在榕江,每一片森林都是“绿色银行”,每一株草木都在讲述着生动的“两山”转化故事。这里的绿意,因“村超”而更加蓬勃,也因生态产业的繁荣而更具价值。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祖嘉

海报设计杨绍辉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榕江融媒

编辑杨羽

二审杨韬

三审覃淋



编辑:国内 来源:当代先锋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5年 » « 08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