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梅河口市始终坚持“建城”与“育人”并重、“治城”与“树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加快构建“创建、建设、提升”的文明城市长效发展机制,形成与现代化人民城市相适应的文明风尚,推动城市风貌和群众面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基层治理是文明城市建设的“神经末梢”,和平街道八十八栋社区以“微治理”激活文明新动能。该社区聚焦天怡东区公共绿地改造,以“满满花园”项目为抓手,联动多方力量打造共享空间:联合东荣医院硬化150平方米无人认领地块,建成“社区唠家常”居民议事区;邀请乐高公司设计修饰,增设秋千、象棋桌等设施,打造儿童活动区;联合养固健公司安置10把休闲座椅并美化周边环境。通过线上线下招募志愿者共建,昔日杂乱绿地变身居民议事、互动的幸福家园,让文明新风在邻里间悄然传递。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精细化服务擦亮文明底色。今年以来,该局围绕群众关切的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卫生清理,更换维修垃圾箱122个,强化公共卫生间保洁;修复人行步道砖195.25平方米、摊铺沥青731.8平方米,维修路灯、护栏等基础设施,修剪绿篱草坪150万平方米,推进荷花基地木栈道改造;劝导流动商贩、清理小广告与破损公益广告,整改窨井盖112个,让城市环境更整洁、设施更完善。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梅河新区骑警队以“最快双腿、最亮警灯、最暖服务”为宗旨,成为守护文明的“流动先锋”。依托“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他们年均处置拥堵警情800余起,“定点值守+机动巡查”模式严查交通违法、强化安全管控;同时化身“导览员”“急救员”,累计服务群众超千人次,用专业与温情守护城市交通秩序。

出租汽车行业的文明升级则让出行更舒心。该市推动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网巡融合”,3月启动的融合项目已实现日均完单1500-1600单,驾驶员月均增收300元左右,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通过完善“红黑榜”等十项制度、加强执法监管,12328等投诉量显著下降;同时解决新能源出租车保险难题,引进“95128”适老电召服务,让管理更有温度,让出行更添便利。

梅河口市以城市文明建设来涵养城市治理工作,为城市治理培育城市文明的社会土壤。通过常态化管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服务、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实习记者刘昕悦文/摄
编辑:国内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