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和秦昊在圈内一直是被人称道的恩爱夫妻,这对姐弟恋从不被看好到携手走过十年的风雨,令人羡慕得不行。最近,伊能静的儿子恩利频频出镜,虽然受到不少明星的关注和“力挺”,可是却没能引起什么大反响。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恩利是伊能静和前夫庾澄庆的孩子,而秦昊对这位继子的事业其实没帮上什么忙,全部靠伊能静自己打拼铺路。不过,最后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恩利想在音乐圈闯出一片天这事儿早就有迹可循。

“贵人”再多,也只是一出空台戏为了这次“出道秀”,妈妈伊能静几乎用尽了所有的人脉资源,从夸朱一龙是儿子的“贵人”,到兴奋分享丁禹兮的“买家秀”,再到把儿子安排得与刘亦菲、向太、张国立这些圈内前辈愉快聊天。
这些对一般人来说难以企及的见面,在庾恩利的眼中,不过是平常的小事。他的履历也精彩得让人羡慕:毕业于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导演系,听说十三岁就会写歌,到十八岁时还自己创作了一首叫《nihilisticjoy》的单曲,把离家求学的孤单和思绪都融入其中。

偏偏市场对这事儿没兴趣,朱一龙工作室礼貌地转发了那首歌,结果就没个下文了。喧闹过后,一切都归于平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仿佛石沉大海。
这记耳光扇得真响,也狠狠击中了一个痛点:当父母的光环变成了唯一的通行证,进去之后,反而只会遇到一墙壁的阻碍。

那身“战袍”究竟是铠甲还是围墙跟许多模糊不清的“星二代”不一样,庾恩利身上带着特别明显的个人标签——他那引起争议的女装打扮,蕾丝、镂空、细致迷人的妆容,这些反复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比起他的音乐更能激起热议,也让他迅速在公众眼中树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标志,还引来了大家不停的好奇心。
这真算是个挺奇特的现象:当一首音乐作品无法在市场的喧嚣中突围而出时,他的个人风格反倒成了最锋利的武器。面对争议,他的母亲伊能静一直坚定地站在他这边,不仅公开宣称穿衣自由,还甚至愿意为了支持儿子而退出娱乐圈。

很久没有出声的生父庾澄庆,这次也难得表达了一番,只要儿子快乐、身体健康就行。这样一种家庭里无条件的全力支持,让他在美国念书时,才能毫无顾忌地“放飞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
不过,他好像挺懂得在不同场合变换面孔。在国外的时候,他毫无拘束,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回到国内,他又会换上一副干净利落的“男大”模样,看起来谦和亲切,为了迎合和尊重那更为保守的大众审美。这样聪明的自我调节,说明他其实并不傻,懂得通晓世上的道理。

不过,一旦大众的关注都被“穿女装”这事儿吸引走了,又有谁真正在意他歌里都唱了些啥呢?这身费尽心思打扮的盔甲,既算是一种保护,也让他无形中和听众在音乐层面产生了隔阂。
秦昊的缺席与星二代家事在这场气势汹汹的“造星运动”中,有个角色一直保持着微妙的距离——继父秦昊。要知道,伊能静现在的名气,其实比不上靠演技重新走红的丈夫,但这位被网友称为“救妻达人”的硬实力演员,几乎没有在继子的事业上露脸。

翻看秦昊的微博,除了对女儿米粒的温情表达和新剧的推广之外,很少提及庾恩利,这里头的原因也就不用多说了。
秦昊对家庭成员的界限把握得挺死,很难像个亲爸爸那样毫不保留地插手继子的职业打算。而且,市场可能也不太买账“重组家庭里帮前夫子女叫好”的这种复杂故事,反而可能招来更多的非议。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气质方面,两人完全不在一个谱上,秦昊给人感觉是那种粗犷实在、充满现实感的“硬汉”,而庾恩利则偏向文艺范、时尚潮流,又带点阴柔气质的路线。
硬把两个人绑在一起,可能反而适得其反,让人感觉别扭。所以才有了伊能静一个人在前线奋勇冲锋的场景,而秦昊则带着老婆孩子去度假的画面。这并不是家庭出了问题,而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做出的选择,带着几分成熟的体面和冷静。

公众的关注又添了一道难题,庾恩利毕业那会儿,伊能静和庾澄庆罕见一起出现,立刻登上头条,焦点全在离异父母身上,根本不是他毕业的作品。今天他和王嘉尔合作拍视频,明天又感谢丁禹兮穿他设计的衣服,后天则上线新歌。
>
表面上看,那个“全能”的标签贴得飞快,反倒让大家搞不清楚他真正的身份到底是不是设计师、音乐人,还是个社交圈的名流。一旦身份变模糊,作品的说服力也会跟着打折,似乎啥都想扯上关系,却都没干到位,深入不了。

前人的路,走还是不走?
庾恩利遇到的麻烦,不算特殊,实际上是整个“星二代”群体都在面对的难题:怎么样把天生带来的资源变成市场认可的真正实力?以前的人走过的弯路,倒是给出了几条可以借鉴的经验。
最具有戏剧性的事情,非小沈阳的女儿沈佳润莫属,她背负着童年“最丑星二代”的旧标签,去了韩国发单曲,可首周销量只有65张,被人群嘲是“资源咖镀金不成”的典范。谁料到,专辑里的一首非主打歌《OneSpot》,凭着一句搞笑又魔性的话“美美桑内”,在抖音上意外火了起来,播放总数突破了亿。

当热度出现逆转之后,她背后的那些努力才逐渐被大家看清:十三岁就去了韩国做练习生,天天训练十四个小时,哪怕高烧也要坚持琢磨舞蹈的每一个细节。一首意外走红的歌曲,让她从“被强捧的耻辱”变成“勤奋努力的偶像”,把之前身上的标签彻底洗掉,甚至变成了一个励志的典范。
窦靖童也是个典范,背负着“王菲女儿”的光环,起初也受尽调侃。不过,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一曲曲参加音乐节的现场表演,一首首为电影创作的精彩配乐,用扎实的作品和时间沉淀,让人逐渐淡忘她的姓氏,只记得她的音乐。这条路走得稳扎稳打,用实力说话,没有快tempo,反而步伐踏实而坚定。

其实,也有些反面例子,比如黄奕的女儿坚持要当练习生,一句“你都能当艺人,我为什么不行”一出,引起了巨大争议。公众不满的重点并不是她的明星梦想,而是那种“资源传承”的潜规则,背后隐藏的不公平现象。
更加让人觉得伤脑筋的是,她那因贩毒入狱的生父黄毅清又被提起,公众纷纷问:“缉毒警察的孩子默默无闻,毒贩的女儿为什么能走得这么光鲜?”这种涉及社会公平底线的背景,让原本的资源都带着阴影,结果反倒成了自己身上的包袱,成了“反向引流”的典型例子。

找个支点,还是多点开花再回头看看庾恩利,感觉他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他没有沈佳润那种为了翻盘而卧薪尝胆的底气,也少了窦靖童那种专注一门、深耕不辍的耐心。他的多面发展反而让人觉得分散注意力,抓不住核心,也记不住亮点。
或许,与其让母亲再去脸皮厚厚地求人,不如先找个真正能让他站稳脚跟的支点,要么像欧阳娜娜那样把大提琴练到炉火纯青,要么像木村光希一样在模特圈闯出一片天。先在某个领域做到无懈可击,建立起大家公认的专业形象,待到这个基础打得扎实,再去涉足其他方向,遇到的阻力也就少了不少。

毕竟,市场对耐心的要求特别高,粉丝可能只是出于好奇,点开他的歌听一秒钟,但真正决定他们是否会一直听下去、反复播放的,还得看作品的质量,而不是他背后那一长串的明星推荐。

结语恩利从小就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个性,他对时尚和穿搭有自己特别的看法,而伊能静支持儿子的选择,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这种支持,是出于对孩子天性的一种尊重,还是对娱乐圈那套规则的一种妥协呢?而秦昊的态度,也似乎暗示,在娱乐圈里,“资源”和“实力”之间其实有一种微妙的平衡。恩利未来的出路,肯定还得面对更大的考验。
你觉得伊能静这操作,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还是藏着别的心思?至于秦昊那副“冷眼旁观”,又暴露出了什么样的态度呢?快在评论里说说你的想法,一起聊聊吧!
编辑:娱乐 来源:东方红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