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到2027年,‘院城产园’融合发展,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创新体系更加完备,20个研究所、岐黄书院、研究型附属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集中落地,中医药产业园及公共服务平台分批建成投用,初步形成中医药产业链生态体系……”
近日,郑州航空港区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为医科城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破局:发挥河南中医药优势资源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家近年来首次专门就中药质量和中医药产业作出系统部署。该意见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从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破难题、促发展”,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河南是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重要中药材产区,底蕴深厚、禀赋富足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中药材资源奠定了河南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显著优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在郑州航空港组建省中医药科学院,与省中医药管理局职能融合、与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一体发展,支持郑州航空港将中原医学科学城打造为全球首个中西医结合的医学科学城。
“方案将争取在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中医药产业破局升级,以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实施引领中医药强省建设,积极推动河南中医药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赋能:打造中医药产业生态圈
据了解,方案重点突出三大导向。突出特色优势,找准产业定位,以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大健康消费升级为主线,重点发展院内制剂转中药新药、中药材精深加工、中医药大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等细分产业领域。突出创新引领,带动产业集聚,坚持“院城产园”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省中医药科学院整合全省中医药科研资源的职能定位,带动引进一批中医药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河南品牌。

突出生态赋能,破解产业瓶颈,中医药产业链横跨三产,聚焦中药资源开发、提升中药质量、提高转化效率、拓展应用场景等关键环节,以中医药产业园为核心,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共享共赢产业生态圈。
此外,方案从高能级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高质量推进中医药产业升级工程、高标准推进中医药生态赋能工程、高水平推进中医药先行先试工程等4个方面部署16项重点工作任务,计划建设中医药专业特色园区,探索“中医药+”养老、养生、文旅等新业态,打造“中医药+”品牌IP。
融合:医科城来了个中医药产业园
资料显示,中医药产业园位于中原医学科学城双鹤湖中央公园绿轴西部,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0亩,总建筑面积约22.9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9.83亿元。
园区规划与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体布局,顺应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大健康消费升级趋势,突出河南中医药文化资源、中药材资源等特色优势,重点发展院内制剂转中药新药、中药材精深加工、中医药大健康等细分产业,布局河南省中医药中试平台,致力打造成为河南中医药科学创新和产业集聚的主阵地、国内一流的“数智中医药”示范高地。(梁雅琪)
编辑:申久燕审核:安艳鸽
编辑:申久燕审核:安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