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的北京机场,王曼昱刚下飞机坐在休息区,两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跑过来递上签名本。她抬头看了看孩子,又环顾四周,随即接过笔低头签名。
签完后,她把笔尖转向自己,仔细盖好笔帽才递回去,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被围观旅客拍下后冲上热搜。网友感叹:“只有孩子能让她停下脚步,大人拿白纸要签名时她头都没抬。”
就在一个月前的7月15日,王曼昱从美国大满贯赛事回国时,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她拖着两个巨大行李箱,脸色疲惫,一名粉丝举着手机追拍,手里捏着张白纸堵路索要签名。王曼昱全程低头加速离开,网友一边倒支持:“刚打完高强度比赛,私人行程不该被骚扰”。那次比赛期间,她女单爆冷出局,女双也止步半决赛,身体早已超负荷。更早的亚锦赛上,她曾顶着39度高烧打完所有比赛,下飞机直接被送往医院的照片至今还在贴吧流传。
对待孩子的态度,成了王曼昱性格的“分水岭”。今年5月多哈世乒赛期间,她走VIP通道避开粉丝,却被骂“耍大牌”。后来队医才透露,她在飞机上改发言稿改到呕吐,落地直奔医院打封闭针。但同月参加时尚活动时,面对一位连乒乓球规则都不懂的粉丝追问“你是不是世界第一”,她耐心解释:“我现在排第二,孙颖莎是第一。”全程微笑毫无敷衍。
赛场上的王曼昱把温柔藏进细节。今年3月沙特大满贯夺冠时,她站上领奖台的第一句话是:“大家保护好嗓子,别喊哑了。”当时场馆温度高达40度,她沙哑的叮嘱让观众集体破防。亚洲杯横扫孙颖莎夺冠后,有对手粉丝故意喝倒彩,她却对着话筒说:“请工作人员给喊累的观众发水”。打擦边球必举手道歉、帮残疾对手捡球、赛后主动拥抱落泪的申裕斌,这些举动被外媒称为“乒乓外交的教科书”。

粉丝们早已摸透她的“软肋”。2024年9月奥运凯旋回乡,牡丹江球迷在机场苦等3小时,举着“你的梦想是我们的骄傲”横幅。原本快步疾走的王曼昱突然停下,主动走向人群合影。今年7月北京暴雨夜,航班延误7小时,二十多名粉丝浑身湿透守在出口。凌晨两点看到她出现时,所有人默契地放下手机,默默目送她上车。后来她在采访中哽咽:“那天雨很大,他们像家人一样安静”。
最经典的“拿捏”案例发生在哈尔滨机场。一位六十多岁的“妈妈粉”举着“鳗鱼回家吃锅包肉”的应援牌,王曼昱看见后主动上前拥抱。阿姨红着眼眶说:“她比赛输赢不重要,健康快乐就行。”那天王曼昱在超话发了一张锅包肉照片,配文:“吃到妈妈味道了”。

与当下流量明星的“宠粉套路”不同,王曼昱的真诚带着棱角。今年3月机场被拍到时,她裹着黑色羽绒服像颗“芝麻汤圆”,睡眼惺忪头发炸毛的照片被疯转,粉丝笑称:“终于拍到偶像‘摆烂’现场”。多哈返京那次走VIP通道引发争议后,她却在私人行程中为熟人接机特意走普通通道,被偶遇网友形容为“冰火两重天”。
当部分粉丝集资买LED屏庆贺她夺冠时,后援会直接发文抵制:“把买广告牌的钱留给山区孩子买乒乓球台”。这种“反饭圈化”操作,反而让她的微博粉丝三个月暴涨百万,超话里铺满“被运动员圈粉”的打卡帖。

8月26日那支递向孩子的签名笔,成了王曼昱人品的显微镜。网友翻出年初她对阵澳大利亚残疾选手的画面:每次捡球都轻放在对方手边,发球刻意放缓速度,赛后搀扶对手离场。而那张被冷落的白纸,则是成年世界的照妖镜,#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有人为追星打印A4纸,有人却为孩子准备烫金签名册。
王曼昱的“双标”法则从无剧本:暴雨中的一把伞,家乡的一句祝福,孩子的一支笔,只要真心相待,她必以温柔回应。正如球迷在热搜下的评论:“她不是冷,是把暖意都攒给了值得的人。”
编辑:娱乐 来源:鲸宇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