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1日讯(记者王玉龙)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深入挖掘鲁菜、潍县菜的深厚文化内涵,8月31日,潍坊好味道——传统食品示范点揭牌仪式在潍坊市奎文区华丰东巷庆德楼菜馆举行。“庆德楼潍县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庆德楼鲁菜·潍坊菜研究中心——滕大维大师工作室同时揭牌。

在潍坊的美食版图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历经岁月的洗礼,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潍县饮食文化的兴衰变迁,它就是庆德楼。近期,庆德楼潍县菜入选区级非遗项目荣誉,同时聘请特级鲁菜大师、中国高级烹饪技师滕大维老师坐镇,这不仅是对其技艺传承的高度认可,更是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高光时刻。

(华世奎题写的庆德楼牌匾,现藏于潍坊市博物馆)
百年风云铸就餐饮传奇
庆德楼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店址位于潍县东关北下河北首路西,此处正是最繁华的潍县大商埠布匹批发市场。创始人谭重庆(1893-1957)是潍县富商,他经常外出访友,看到其他城市的酒店,豪华阔绰,潍县竟然没有一家正式的酒楼,于是,在自家小饭店的地盘上,建起了这座40多个房间的酒楼。请天津书法家华世奎题写牌匾“庆德楼”(现存潍坊市博物馆),酒店装修豪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派人到天津、济南学习外地的厨艺,从此拉开了潍坊餐饮文化新的篇章。
此后,由于民国年间政治风云的变化、潍县大商埠中心地带的调整,庆德楼的生意逐渐式微,一直到亏损歇业。但是,庆德楼的餐饮风格以及培养的一批厨师,成为了潍坊餐饮后期发展的中坚力量,它的影响延绵至今。
2013年底,潍坊企业家于建伟根据群众的意见,启用了“庆德楼”的老字号,建起了庆德楼酒楼,十余年来,庆德楼始终坚守潍县菜精华技艺的传承根基,既保留传统鲁菜做法,又针对年轻群体的口味偏好进行适度改良。这种“守正创新”的理念,让近百年前的老潍县滋味在当代餐桌重现,不仅唤醒了本地人的味觉记忆,更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专程寻味。凭借口口相传的口碑,庆德楼常年顾客盈门,成为潍坊美食版图中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活力的标志性去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非遗加持传承潍县味道
历经岁月的沉淀,庆德楼始终坚守对传统美食的执着追求。如今,它荣获区级非遗项目荣誉,这无疑是对其多年来传承和发扬潍县菜技艺的最好褒奖。
德楼的潍县菜,每一道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烹饪技艺。从食材的精心挑选,到烹饪过程中的火候把握、调味技巧,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厨师们的心血和智慧。例如,庆德楼的传统名菜,选料严苛,只选用当季最新鲜的食材,以确保菜品的原汁原味。烹饪时,厨师们凭借着精湛的刀工和对火候的精准掌控,将菜品的色香味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道菜肴不仅口感鲜美,更是潍县饮食文化的生动体现。
庆德楼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发展。为了满足现代食客的口味需求,厨师团队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对菜品进行改良和创新。他们巧妙地将现代烹饪理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既保留潍县菜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菜品,让庆德楼的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大师坐镇引领美食新高度
今年以来,庆德楼聘请潍县菜大师滕大维坐镇。
滕大维,潍坊人,拥有五十多年烹饪经验,是特级鲁菜大师、中国高级烹饪技师。1970年投身餐饮,师从潍坊名厨史星九、丁寿康、赵良敏,后拜全国名厨初立健为师,更于1987年得鲁菜泰斗王益三、颜景祥、郭经纬等大师亲传点拨。
滕大维师傅对烹饪技艺的执着和热爱,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为庆德楼的菜品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滕大维大师的指导下,庆德楼的厨师团队不断提升技艺水平,传承和发扬潍县菜的精髓。滕大师亲自传授每一道菜品的烹饪技巧,从食材的处理、调料的搭配,到火候的掌握,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滕大维大师还积极参与庆德楼的菜品提升和研发,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创新理念融入其中。他与厨师团队共同探讨,根据季节变化和食客反馈,不断推出新的菜品,这种对细节的严谨态度,使得庆德楼的菜品在口味和品质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如今,在滕大维大师的坐镇下,庆德楼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食客们带来更多美味的同时,也将潍县菜文化传播得更远。
潍县菜起源于明清,发展于近代,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潍县菜是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统的潍县菜品凝聚着几代餐饮前辈的心血和汗水,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锤炼而成的,它不仅仅是潍坊饮食文化的呈现,更是承载着潍坊千年的历史文脉、人文情怀,体现着潍坊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传统的潍坊饮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潍坊人,已成为对外展示潍坊文化的亮丽名片。
责任编辑:赵岳
编辑:赵岳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