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滕立军通讯员王伟勋临沂报道
金秋时节,走进临沂沂河新区白沙埠镇“卧鲤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处处可见可喜的增收场景。

在玉平村广场北侧的“共富工坊”,全自动光伏钢边框生产线忙碌不停,工人们加工的光伏钢边框,一转身就成为一路之隔的光伏照明生产企业的“抢手货”。“村集体利用50万元第一书记资金建成515平方米的‘共富工坊’,引进一条全自动光伏钢边框生产线,形成原料、加工、组装产业链闭环,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多方共赢,预计年收益50余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7万元。”提起这个项目,玉平村党支部书记王增春的脸上笑开了花。如今,在玉平村,“共富工坊”已成为强村富民的新引擎。

在玉平村相邻不远的新河村,沂河新区派驻第一书记帮扶新上的洋葱酱项目自投产以来,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利用上级项目发展扶持资金购置的这两条洋葱深加工自动化生产线,预计每年生产洋葱酱100万瓶,不仅实现了当地洋葱就地转化,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还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1万元的收益。”村委会主任朱凤进高兴地说。

今年,该村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立项这一平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成立强村公司,通过对洋葱进行就地深加工,实现洋葱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其附加值,推动了资源共建共享共富共赢。

在后城西村东南新落成的二层小楼里,白沙埠镇“共富公司运营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三块牌子熠熠生辉。二楼展厅里,石磨苦荞黑小麦挂面、石磨黑小麦面粉、五谷杂粮煎饼、洋葱酱等特色农业产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这里,这些土特产通过电商直播畅销全国各地。

在船流街村,派驻第一书记争取投资28万元将一座危桥改造提升建设成为“同心桥”,不仅让周边的企业发展如虎添翼,还让必经此桥的数百亩农田生产有了安全保障。争取投资80余万元建设的充电站及商业市集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增收。

每当夜幕降临,西安静村美食一条街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派驻第一书记精心设计规划实施的商业街项目,把昔日的“路边摊”变成了“黄金铺”“打卡地”,土里土气的村民也有了属于自己“时尚生活”。

“按照‘村集体领办、村民承建、对外招商’的模式,统一规划、经营、管理,不仅给沿街村民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还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村委会主任张春林说。
党建领航、跨村联建、一村一品、共富共享。白沙埠镇充分发挥派驻第一书记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电商经济,有效破解村民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增收困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编辑:国内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