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8日讯(记者张宗帅)近日,枣庄市峄城区举行深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峄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徐兴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自2025年1月《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印发以来,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在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协同成效,并就机制保障、职能实践、企业服务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展现“府检联动”赋能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实践。

锚定四大方向,“府检联动”释放协同效能
发布会现场,徐兴伟副检察长介绍,峄城区检察院以“府检联动”为抓手,将检察职能与行政履职深度融合,在四大领域形成工作合力:

服务中心工作,护航发展大局:落实《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检察+工商联”护企机制、企业家驿站等平台,开通企业申诉绿色通道;开展“益心守护石榴红”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办理案件6件助力冠世榴园保护与石榴产业升级;依托“山长+检察长”“河长+检察长”等机制,联动守护生态环境;批捕各类犯罪91案132人、起诉147案267人,其中打击寻衅滋事、电信诈骗等影响民生犯罪45案102人,选派干警入驻综治中心、推进“一镇一检”机制,协助解决纠纷6件、普法15次。
强化检察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办理涉企行政裁判监督案件,联合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召开“空壳公司”专项治理座谈会,推动行政与刑事同步管控;从严打击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1案44人、涉知识产权犯罪3案4人,平等保护市场主体权益。
推动同心共治,化解社会难题:构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模式,办理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10件;实现“枣解决・枣满意”平台与12309热线数据互通,54件信访事项均由院领导包案,“七日内程序性回复率”“三个月内实体答复率”达100%;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开展家庭教育指导9人次、发出“督促监护令”29份,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普法25场次。
聚焦民生保障,凝聚服务合力:建立农民工讨薪联动机制,帮助20余名农民工追回欠薪30余万元;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燃气设施安全监督”等专项行动,发出检察建议13件;起诉侵害老幼病残权益犯罪19人、侵犯妇女权益犯罪31人,为35名困难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1.55万元;深入学校、企业开展普法30余场次。

健全五大机制,保障“府检联动”落地见效
针对“如何保障重点任务落地”的提问,峄城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石仁卿表示全链条保障机制:
行刑衔接机制:推进线索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标准化,实现执法与司法高效贯通;
行政检察协作机制:与司法行政机关在行政争议化解、违法行为监督等方面加强协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检察意见督导机制:围绕营商环境、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发出检察建议,行政机关及时办理回复并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公共利益协同保护机制:建立公益诉讼线索移送、工作会商、配合取证机制,形成共护合力;
大数据互通机制:推动数字检察中心与多部门数据共享,通过数据比对分析拓展案件来源,提升数字治理效能。

深化职能实践,三大路径激活联动价值
关于检察机关在“府检联动”中的职能落地,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杨介绍,主要通过“三结合”模式推进:
“衔接+联动”护生态:深化“河长+检察长”“山长+检察长”机制,推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模式,联合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落实环保税征管、严守耕地红线;
“行政+检察”强监督: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打通行刑衔接信息壁垒,针对社会治理漏洞发出检察建议,防范化解风险;
“共治+共享”惠民生: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化解涉企行政争议;围绕14项具体工作细化职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检察监督质效双提升。

聚焦企业发展,“三维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府检联动如何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问,第二检察部主任高颖表示,通过“治已病、防未病、解难题”三维发力:
严惩犯罪“治已病”:建立涉企案件快速通道,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4案48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源头防控“防未病”:联合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治理“空壳公司”,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实现行政与刑事同步管控;
争议化解“解难题”:搭建企业与行政机关对话平台,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化解多起涉企行政纠纷,让企业感受法治温度。
下一步:推动机制常态化,展现检察新担当
峄城区检察院表示,将持续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追求,推动“府检联动”机制制度化、常态化运行,强化双向沟通与资源整合,在服务大局、护企惠民、法治政府建设中展现更优检察担当,为峄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杜方奇
编辑:杜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