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州市:产业更新增动力 文旅融合促蝶变_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河北省滦州市:产业更新增动力 文旅融合促蝶变


河北省滦州市:产业更新增动力 文旅融合促蝶变

  2025-09-10 16:19:24     简体|繁體
http://mrkx.qghjm.com/1170245.html

滦州市倾力建设“经济强市、旅游名城”

产业更新增动力文旅融合促蝶变

近日拍摄的滦州市主城区俯瞰图。葛宝摄

初秋的滦州,天高云淡,清风拂过新城旧巷。工业园中塔吊轻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古城内人流熙攘,文旅活动热闹非凡……滦州市正以“经济强市、旅游名城”为目标,不断释放发展动能,提升治理能力,推动文化繁荣,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产业更新,增强发展动力

8月27日,记者走进河北中首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首特钢”)生产厂区车间,左侧一条条火红的钢坯正快速走下生产线,右侧新项目——ESP带钢生产线,已初见雏形。

“新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已完成整体进度60%,预计11月底热试投产。”中首特钢总经理助理陈金伟介绍,ESP带钢生产线项目是公司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投产后不仅能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调整,还能进一步降低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

产业更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滦州市持续提升产业“含高量”“含绿量”“含新量”,刷新城市发展“含金量”,释放城市活力。

“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滦州市政府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姜尚志告诉记者,该市正围绕钢铁、绿色矿山、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等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唐山东钢金属板材制造有限公司研发“镁白”水性涂料产品,填补净化洁净行业空白;蓝贝酒业建设国内一流的智能化啤酒生产线,实现全过程自动化……今年,滦州市全力实施项目牵引行动,以高质量项目建设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年将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6个。

传统产业“有中生新”稳住经济“压舱石”,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抢占新赛道。

报关通关、国际认证、海外运营……8月27日,在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滦州园区,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出海”服务。

去年,滦州市将发展跨境电商产业作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搭平台、引项目、建生态,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农业”“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等,不断拓展跨境电商空间。

“园区依托数字、金融、服务、贸易全链条体系,可为企业提供报关通关、国际物流、海外仓储等一站式服务。”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滦州园区总经理刘以宝介绍,目前,园区已与当地15家企业达成合作,引进国际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合作企业6家,“河北特色、滦州制造”通过“海外团队+海外仓+分销商”模式直销全球。

瞄准场景需求,滦州市在扎实推进绿电、光伏、氢能、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同时,还围绕新材料、应急装备、低空经济等产业重点发力,为城市发展打造强引擎。

近日,在河北中首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控制室内,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实时调度生产。许左栋摄

●文旅融合,促进老城蝶变

“我是行者孙,石头我娘亲,学艺从菩提,东海得武器……”8月27日,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皮影活动室内,9岁的苏梓涵正在演唱皮影戏《三打白骨精》,婉转优美的唱腔让指导老师汪静涛连连点头。

“从2012年建校开始,我们就依托滦州皮影进校园活动,将皮影课程纳入教学,安排6位老师向皮影传承人拜师学艺,如今已形成‘一校一品’特色校本课程。”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副校长杨耀武说,学校设有皮影演唱、操纵、雕刻等社团,每学期都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校也被评为唐山市戏曲文化进校园首批示范学校。

中山实验学校的非遗传承实践是滦州市保护、利用、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滦州文化底蕴深厚,是冀东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滦州皮影、地秧歌、滦州剪纸等非遗代表性项目,都源自这片土地。”滦州市文旅局副局长魏菲介绍,在加强非遗传承保护的同时,滦州市还开展“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冀东地秧歌展演”“跟着非遗游河北”等一系列活动,让文化遗产融入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

目前,滦州市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8个,已培养传承人62名。今年,全市已组织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活动235场次;将非遗元素与城市文明理念相融合,已开展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200多场次。

8月27日晚,滦州古城韶音广场灯光璀璨。作为“活力滦州·‘暑’你最嗨”群众文艺展演主场地,这里正上演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盛宴。“游古城、看演出、喝啤酒,凭票根去唐山其他景区游玩还能优惠,这9.9元的大礼包太值了!”游客张颖高兴地说。

“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滦州古城景区开展各类文艺展演活动,并融合景区优惠、文化体验、赛事活动等多元内容,发展‘票根+’经济。”魏菲说,今年1至8月,全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人流量和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24%和27.6%。

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旅游名城”,滦州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商旅活市行动,以文旅赋能城市建设,以旅游休闲理念引导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实现老城与新城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促进老城蝶变。在滦州市,新城区实施城市更新项目59个,总投资64.32亿元,实现城市颜值和舒适度双提升;古城区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题酒店、民宿等旅游配套服务业;高铁片区,谋划实施总投资50亿元的温泉小镇等项目,打造融合休闲度假、康养、文化等多重元素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镇村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70个。

近日,在“开麦有戏——2025评剧戏迷季”暨全国评剧名家票友滦州寻源活动中,演员为戏迷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吴健摄

●创新治理,提升城市温度

“8月初,我们在社区座谈会上提出的电动车停放难、充电难问题,一个星期就有了解决方案。现在,电动车棚项目已完成公示,即将进入施工阶段。”8月27日,滦州市滦河街道新华里社区金鼎·尚座小区居民邸晓光对记者说。

问题的快速解决,得益于滦州市推出的社区治理会商机制。“作为老小区,金鼎·尚座小区的电动车棚建设涉及住建、城管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较大。”滦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刘伟说,社区治理会商机制通过“部门+社区”“社区+物业”等方式,集合各方力量围着问题转、盯着问题办,让居民感受到“民生温度”。

针对社区里的“多头管、管不好”等痛点,滦州市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做好“民情收集员”,通过问卷、座谈、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带着问题清单围坐议事,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滦州市直面“权责不清、诉求不畅、协同乏力”等问题,以机制创新打通协同壁垒、畅通民意渠道、激活群众力量,构建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社区从“问题多发地”变为“宜居幸福圈”。

“从社区治理最小单元入手,从老百姓感知度最强的小事入手,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高献策介绍,通过推行社区治理会商机制,物业类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16%,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办好“关键小事”,创新治理是关键。“路平了,灯亮了,小区设施完善了,邻里关系也融洽了……”说起小区变化,新永安里·容和景苑居民于顺利打开了话匣子。

“转变发生在2024年。在滦河街道办事处支持下,我们以‘红色物业’建设为抓手,将党建与物业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唐山金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立军介绍,他们成立新永安里·容和景苑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作用,在居民、社区、物业之间架起“连心桥”,让群众乐享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为实现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一张网”,更好地服务群众,滦州市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能力和领导作用,以“红色物业”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丰富服务层次,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滦州市新增城镇就业5566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区3所新建幼儿园投入使用,32所中小学提标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滦州市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河北日报记者师源、见习记者安洋)



编辑:国内 来源:河北新闻网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或用户发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今日要闻|实事关注

    每日快讯(日常热点指南)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每日快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行业简讯、新闻报道,以及今日热点内容,重大事件等实时资讯,24小时不间断播报,让您获得最新行业信息。
    « 2025年 » « 0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