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应腾)当我们在图书馆轻松借到一本心仪的书、快速找到需要的资料,或是参加一场有趣的阅读活动时,很少会想到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背后,藏着图书馆员怎样的专业“硬功夫”。
9月24日,贵州省公共图书馆职业技能大赛在贵州省图书馆开赛。这项属于图书馆人一年一度的大练兵,不仅是“技能大秀”,更让我们看见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底色”。

技能大赛已举办三届
本次大赛以省馆、各市州为单位,共组建10支参赛队伍,设“短视频竞赛”和“参考咨询检索技能竞赛”两个单元。全省31名图书馆骨干力量用“十八般武艺”证明,图书馆员的工作远不止“借借还还”,而是藏着“精、准、快”的专业硬功夫与“暖、新、活”的服务巧心思。

参考咨询检索技能竞赛现场
连续举办三年的大赛,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将“赛事标准”转化为“日常工作标准”。
在现代图书馆,馆员不仅要会找书,还得懂新技术,帮您从海量数据库中“捞”出最精准的资料。在参考咨询检索技能竞赛中,“零误差+最快速度”的要求,直接关系到读者能否在书架上快速找到想要的图书;专业知识考核,则是对“服务规范”的考察,推动馆员更懂读者的需求,如怎么为老年人推荐大字版书籍、怎么为儿童匹配适龄读物;数字检索的比拼,则是让馆员更擅长用新技术帮读者“大海捞针”。

参考咨询检索技能竞赛现场
这些“隐藏技能”让我们看到,图书馆早已不是单纯的“藏书楼”,而是集知识存储、信息检索、文化传承、社区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枢纽”,而馆员则是这个枢纽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管家”。
相比于传统的技能展示,短视频竞赛更贴近当下传播语境,让专业服务“可视化”。在短视频竞赛中,馆员们用镜头记录日常工作的点滴、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成果、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服务读者的暖心瞬间。

短视频竞赛现场
其中,来自县级、乡镇图书馆基层馆员尤为亮眼。他们可能只有几平米的阅览室、有限的藏书量,却能用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让偏远地区的读者享受阅读的乐趣,让更多的人看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靠的就是这些基层馆员的专业与热忱。而接地气的内容,不仅展现了馆员的服务能力,更传递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温度。
未来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会向哪些方向发展?普通人如何用好这些更专业的馆员服务?全省图书馆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不仅是一场从业者的“技能大秀”,更让大众看见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底色,也了解到普通读者在图书馆能享受到的“隐形福利”。

全省各地州市组成10支参赛队伍
“此次竞赛不仅为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员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也促进同行间的经验交流,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贵州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黄艳告诉记者,技能大赛看似是从业者的“专业比武”,实则是一场关于“如何让知识更好地服务读者”的探索,比赛更像是公共文化的“温度计”,让更多的人看见基层馆员的坚守与创新,“同时,希望通过比赛的形式将赛事标准逐渐落地为日常工作标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以赛促学,提升服务效能
最终,贵州省图书馆张康妮、贵州省图书馆陈子璇、六盘水市图书馆刘凌曦、唐俪珈获短视频竞赛一等奖;六枝特区图书馆郑达、贵州省图书馆黄妍青、惠水县图书馆赵灵灵获参考咨询检索技能竞赛一等奖。
本次业务技能大赛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科卫文体旅工会支持,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学会主办,贵州省图书馆工会承办,各市州图书馆协办。
记者:应腾
一审:张思渝
二审:郭邱磊
三审:张超
编辑:国内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