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26日讯(记者王裕成见习记者范豪豪通讯员韩颖)近日,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心病一科与超声诊疗科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病情危重患者实施床旁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此次手术突破传统治疗场景限制,在超声引导的精准助力下顺利完成,术后检查证实起搏器植入位置精准,充分显示出超声引导技术在危急重症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病情危急,传统方式遇转运难题
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需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以保障心脏功能。然而,患者身体状况差,生命体征不稳定,转运至导管室存在极高风险,传统X线引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模式难以实施。
时间就是生命,若不及时干预,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心病一科医疗团队紧急评估后,果断决定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联系超声诊疗科共同开展床旁手术,借助超声引导技术突破治疗困境。
超声赋能,精准高效破救治困境
术中,超声影像实时呈现心脏结构、血管走向及周边组织情况,为医生提供清晰的视觉引导。通过动态监测穿刺路径,团队有效避开重要血管与脏器,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超声实时反馈电极位置及起搏效果,助力医生及时调整,确保起搏器稳定运行。
床旁手术模式避免了危重患者转运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大幅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升了救治效率。术后超声与影像学检查均证实,起搏器植入位置精准,起搏信号稳定,患者心率恢复至正常范围。

多学科协作,高效联动筑生命防线
从启动协作机制到手术完成,全程仅用时40余分钟——这一高效救治的背后,是医院“诊断-决策-治疗”一体化协作体系的精准落地。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间紧密协作、高效配合,不仅有效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更为后续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无法转运的危重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也标志着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多学科协作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迈上新台阶。今后,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将持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模式,推动超声等精准影像技术在更多急危重症场景的应用,为生命守护筑牢“可视化防线”。
鲁网烟台频道新闻热线:0535-6762110,18596127110
责任编辑:管晓慧
编辑:管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