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应张磊陈立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军利)“这是我连续第二年在宁波体验中秋传统文化,你看这冰皮月饼!”“在印度尼西亚,我们也过类似的节日,但我们会叫‘月饼节,还会品尝咖喱肉松味的月饼。”近日,宁波大学文“话”商帮宣讲团联合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开展“行走的文化课堂之月来月Young”中秋特辑活动。
来自德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国家的10余名外籍留学生在塘溪镇沙村民俗馆,和当地村民一起做冰皮月饼、扎灯笼,欢庆别样中秋佳节。现场,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沙氏故居博物馆,学习了解中秋传统文化。在烘焙师傅的带领下动手学习搓团、包馅和压模,将一个个面团变成梅花月饼造型。

留学生参观沙氏故居。宁波大学供图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工商管理专业专业留学生威廉(音译)说:“这个月饼糯叽叽,很好吃!”同学们一边拍照互相留念,一边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弥漫在空气中。

留学生在制作冰皮月饼。宁波大学供图
除了制作冰皮月饼外,制灯师还亲自教授外籍留学生制作中秋灯笼,裁剪、拼接、涂画,两两一组,互相合作;经过一番努力,一盏盏小巧玲珑的花灯横空出世,花灯亮起,散发着淡淡的橘光。

社会实践活动合影。宁波大学供图
据悉,“行走的文化课堂”是宁大商学院推出的校外实践类学生品牌活动,至今已有两年,累计开展近20期,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150多名在校留学生参与。宁波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敏表示,近年来,学院依托校外共建单位,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开设“行走的文化课堂”系列课程,让中外学子在民俗氛围里沉浸式体验特色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责任编辑:曹竞蔡华丽】
编辑:曹竞蔡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