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黔东南州剑河县岑松镇温泉村卫生室采访发现,这里不仅可看日常疾病、体验十八项中医特色服务,还能接受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检查——这些过去必须奔波至乡镇卫生院才能做的项目,如今在村里就能完成。

岑松镇中心卫生院温泉分院(温泉村卫生室)
剑河地处雷公山腹地,山高路远,留守老人儿童看病远、看病难。为解决就医“最后一公里”难题,剑河县率先探索乡镇卫生院延伸医疗服务点建设。
2024年6月,在原温泉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增人才、添设备、传技术,加挂岑松镇中心卫生院温泉分院牌子,骨干杨全斌任院长并带领12名医护进驻,瞄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需求,着力发展检查检验和特色中医服务。

李莉正在做样品检测
“延伸医疗服务点项目在村里配备了基础检测设备,患者感冒、发烧、拉肚子、血液等相关监测指标可以立即检测出结果,对症治疗。”温泉分院化验室工作人员李莉说,这样节约了患者时间,患者还不用再跑乡镇或县城。
服务能力的提升,吸引了不少患者“慕名”前往。“亲戚说这里中医灵!”居民文彬从隔壁镇坐班车赶来,困扰他多年的颈椎病导致上肢疼痛,在多次针灸推拿后明显缓解,“之前手都抬不起,现在能活动了!”原本月门诊量仅百余人次的诊室,如今翻了八倍。

医务人员正在开展推拿等中医诊疗项目
“我们已在人多、位置偏远的3个村设医疗延伸服务点。”剑河县卫健局局长杨学锦说,县里统筹资金,为医疗延伸服务点配齐心电图机、生化检测仪等基础设备,并按照乡镇卫生院标准配置人员和药品,确保常见病、多发病能就近诊疗。“尤其突出中医特色,开展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深受群众欢迎。”他说。

村医门诊慢病管理
黔东南州出台专项文件,强力推动村级医疗延伸服务点建设。以“剑河实践”为样板,统一建设标准,推行“固定清单+特色专科”模式,每个点必须配备诊断室、检验科等基础科室;同时鼓励设立中医特色科室,满足差异化需求。在管理上,实行服务质量、薪酬待遇、医疗资源的“三统一”,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派出一名副院长和骨干医师常驻,全面负责医疗安全与运营管理。
目前,黔东南州已建成38个村级医疗服务点,如同扎根乡间的“健康前哨”,让村民在家门口获得和乡镇医院同水平的服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胡家林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编辑:国内 来源:当代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