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6日讯“大姐,这陌生电话推荐的高收益投资可不能信,多半是非法集资陷阱!”近日,上高街道学苑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正耐心向居民讲解防范知识。今年以来,该社区以“非法集资零案件、零参与”为目标,通过机制创新、多维宣传、全民共治等举措,扎实推进“双零”社区创建,为居民“钱袋子”筑起坚实防线。


机制先行,织密群防群治网络。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构建“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两委成员、网格员、楼栋长等多方职责。整合高校、社会组织资源,组建起由6名网格长、14名网格员、117名楼栋长及6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防非”队伍,形成“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同时,社区打造“防非知识长廊”,在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出入口设置固定展板12块;开发“真心慧办”智能小程序,建立“学苑防非在线”微信群,累计推送案例警示、风险提示50余条,让宣传触角延伸至每个家庭。

多维发力,提升居民“防坑”免疫力。“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在社区“幸福17”公益市集上,志愿者通过耐心讲解、有奖问答等形式,将防非知识融入互动体验。今年以来,社区已开展“防非知识进社区”“以案说法”短视频展播等活动8场,覆盖居民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700余份,500余名居民签订防范承诺书。

针对辖区商户,网格员开展“扫街式”排查,重点核查违规集资、虚假宣传等行为,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截至目前,社区未发生非法集资案件,居民主动拒绝可疑投资邀约30余起,老年大学、文艺队伍等也成为宣传新载体,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接地气入民心,打造“防非”特色品牌。学苑社区的“防非”工作亮点纷呈:网格员在话家常中普及知识,让宣传“有温度”;文化长廊、科普广场营造“沉浸式”学习场景;结合文艺汇演、公益市集开展互动活动,让防非知识“听得懂、记得牢”。
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宣传教育,针对老年群体开展“一对一”入户宣讲,邀请金融专家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并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确保“双零”目标常态长效。“我们将以‘双零’创建为契机,让防非意识深入人心,为居民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学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孟庆征说。(通讯员李晓晓)
责任编辑:单虎
编辑:单虎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