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第七季一开播,直接把我这个老观众看愣住了。说实话,谁能想到,这节目刚起步就碰了一鼻子灰?真不是我挑事,那英的嫌弃脸色,简直是写在脸上的大字报,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别来烦我”。

要不是亲眼看到,真不敢信。想当年《花少5》口碑逆天,嘉宾一个比一个温柔体贴,气氛像老友局一样舒服。结果第六季直接翻车,豆瓣3.9分,观众都快把导演组骂晕了。那阵子弹幕刷得飞起——“能不能别再选自私的嘉宾了?”、“请把双标控留在家里!”这些话现在回头看看,简直像给第七季提了个醒。
导演组这回真是怕了,嘉宾阵容一个比一个“体面”,李沁、马思纯、陈数、张晚意、龚俊……光看这名单,谁能不服?可偏偏,最有看头的还是那英!

说句实话,那英出场就自带“热搜预警”。采访中直接把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毛病抖了个干净,还提前说明“说话直可能得罪人,但绝对没恶意”。这话听着好像挺有道理,但一到现场,气氛立马变天。

最经典的画面来了——分冰棍的时候,那英直接把勺子掰成两半,东北大姐的浪漫和抠门气息全都写在一根冰棍上。弹幕都炸了:“这也太实在了!”、“姐,你要不要再抠一点?”还有网友调侃:“有钱归有钱,省钱还是要省的。”其实那英这股劲儿,不是第一次见了。前面几季她没参加,观众还挺想念的。现在一来,场面立马活起来了。但说白了,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在新一季的“和气氛围”里,多少还是有点格格不入。

再说说节目组,真的是怕了上一季的尴尬。这回嘉宾个个都没啥黑点,都是那种“体面人”,干净利落不撕逼。导演还搞了个“分100块买中国菜”的小游戏,结果陈数一出手就花了60块,剩下的人都开始苦哈哈地省钱。张晚意直接开启暴走模式,活像被家长克扣零花钱的小孩。弹幕里全是“打工人共鸣”:“这不就是我月底花钱的样子吗?”还有一幕我印象深刻,节目组在开拍前50天就把每位嘉宾拉去单独采访,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比如“房车就三个名额,其余住帐篷,怎么分?”龚俊想了半天,说“肯定年纪大的住房车,年轻的去帐篷”。这回答听着没毛病,还挺有“尊老爱幼”的意思。可节目组又问:“有人不服,觉得房车通风不好,你咋办?”龚俊也忍不住了:“那我只能觉得她太难伺候了。”弹幕集体爆笑:“这也太真实了,和我分宿舍一模一样!”、“龚俊情商是真高,嘴上不说,心里全有数。”
嘉宾之间的相处,大家本来担心会不会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毕竟李沁、马思纯在圈里都是大咖。结果人家一上来就说,虽然不会做饭,但能帮忙打下手,绝不偷懒。观众立马买账:“就喜欢这种不端着的性格!”、“配合度高才有好氛围。”
说句真心话,这一季的气氛,跟以往真的不一样。没有前两季的撕X,没有第五季那种治愈天花板,但胜在舒服。大家都像老友聚会,
没什么剧本痕迹。虽然不少人觉得“有点平淡没爆点”,但我觉得,比起搞事情、撕脸的综艺,这样的“岁月静好”更让打工人舒服。

说到这里,真得夸一下陈数。素颜上阵,炒个番茄鸡蛋都能整出岁月静好的高级感。那英分冰棍,陈数炒鸡蛋,张晚意暴走,龚俊和张晚意的“活宝兄弟”组合,简直是把综艺整成了相声现场。弹幕一边刷“这是来旅游还是来演小品的?”,一边又忍不住跟着笑。
马思纯更机智,直接自曝用药史,提前把所有潜在矛盾都消化了。观众感叹:“情商高的明星真是让人舒服!”、“再也不想看上一季那种动不动就甩脸子的嘉宾了。”
其实大家最怕的还是嘉宾间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结果这一季全员都在努力配合。节目首播豆瓣直接7.6分,比上一季3.9分高出一倍不止。弹幕里一片“又爱又恨”,有的说太淡了,有的说舒服得像在看朋友旅游。
有网友直接留言:“现在的综艺,最怕的不是没梗,而是互相撕,真心看腻了。花少7这样淡淡的其实更有意思。”还有人说:“那英虽然嘴上嫌弃,但骨子里还是有东北大姐的温柔。”
说到最后,作为一个老娱乐评论人,我真觉得《花少7》这季有点意思。它不像以前那样非得靠大事件、撕裂感博眼球,但偏偏这种“平淡如水”的日常,反而更让人有共鸣。那英的嫌弃确实让人头大,表情管理拉满,但也正好成了节目最大的看点。
你说,这算不算一种反差萌?嘉宾都在努力配合,氛围好得不像话,可偏偏有个“嫌弃姐”在队伍里,既有矛盾,又有乐子。观众看着也不累,偶尔还能笑出声。

各位怎么看?你喜欢哪位嘉宾的表现?觉得那英的“嫌弃脸”是节目小心机还是性格使然?评论区来聊聊,说说你心里的“花少最佳”是谁!
编辑:娱乐 来源:么么哒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