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3日讯为打通优质文化资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以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三举措绘就文化社区建设新图景徐家楼街道以推进文化社区建设为目标,以汇聚“文明合伙人”为主线,三措并举绘就文化社区建设新图景。
建强文化阵地,下好文化社区建设“关键棋”
徐家楼街道以区位优、阵地强、资源活、覆盖广、成效显为原则,精心选定大官庄为文化社区建设试点。为充分利用文化空间,构筑居民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大官庄积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功能,链接AI智农直播基地数字赋能,形成“一站一基地”双核服务体系。
“一站”设有电影院、图书室、书画室等多功能空间,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红色观影、经典阅读等活动,营造书香浸润的社区人文环境。“一基地”设有直播基地与手工编织室,开设数字技能课程与编织技艺培训,实现文化育民与技能强民融合并举,目前已开展文化活动27场,全面服务居民精神文化与物质发展需求。

培优文化队伍,擦亮文化社区建设“金招牌”
徐家楼街道积极整合社区能人资源、组建多元队伍、释放社区自治潜力,为文化社区建设注入更大动力。街道以“文明合伙人”品牌为抓手,推动服务力量下沉,积极发掘辖区内的“热心能人”和“技术达人”参与社区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招募120余人,开展爱心服务380余次。新峪社区老党员赵师傅带头组建“邻里帮帮团”,成员包括退休党员、热心居民及物业工作人员,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等服务。
自成立以来,该团队已免费维修小家电470余件,服务覆盖800多户家庭。王家店村推出“暖阳成长学堂”,有效缓解了50多个家庭子女假期看护难题。此外,新华社区、白峪店子村、小白峪村等联合辖区物业开展了300余次清洁家园行动,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丰富活动形式,弘扬文化社区建设“新风尚”
观红色电影、看非遗展演、听文学讲座、跳民族舞蹈……在徐家楼街道许多村社区,各类文化活动持续举行,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一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50余次,确保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另一方面,徐家楼街道积极引入非遗体验、沉浸式戏剧、社区音乐节等新兴文化形态,打破传统社区文化活动的固有模式。通过这些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文化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更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树立了文明和谐、邻里互助、积极向上的社区新风尚,真正让文化成为凝聚人心、滋养乡土的强大力量。(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单虎
编辑:单虎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