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照,湖南省宜章县黄沙烟草站已是人影绰绰。烟农们载着一车车金黄的烟叶,在井然有序的队伍中,等候交售这一年来的辛勤成果。2025年,宜章县4.38万亩烟叶迎来集中收购。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阳光收购、精准服务、助农增收”为核心,将规范流程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让“黄金叶”真正成为农民开启幸福生活的“金钥匙”,为湘南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能。

(党员义务为烟农提供收购服务)
阳光收购筑公平,纪律规矩护诚信
“现在整个收购过程都摆在明处,什么等级什么价,清清楚楚,我们卖得放心!”迎春镇烟农黄中兵手持交售单,笑容朴实温暖。自开秤以来,“阳光”成为宜章各烟站最亮眼的标签。
宜章县局(分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在黄沙、赤石等6个收购点专设“党员示范岗”,由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带头,驻守初检、定级、过磅等关键环节,守护公平、传递信任。烟农休息区内,等级样品、价格表一目了然,电子屏实时更新交售进度,真正让烟农“一眼清、一眼明”。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刘卫华表示:“我们推行‘四级公示、三方监督’,所有数据系统留痕、全程可溯,坚决杜绝‘人情烟’‘关系烟’。”
为进一步强化监督,全县统一公布省、市、县三级监督电话,设置意见箱,并特邀烟农代表担任社会监督员。纪律巡查组全天候值守,严查压级压价、等级混杂等行为。“以前总担心没熟人卖不上价,现在全是硬标准,咱们心里特别亮堂!”黄沙镇烟农黄福顺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诚信烟农的心声。

(烟农在休息室中查看烟叶定级)
精准预约提效率,暖心服务显真情
“现在提前约好时间,半个小时就能交完烟,再不用拖家带口耗一整天!”天塘乡烟农白兴涛对“四定”收购模式连连称赞。针对以往交售排队久、现场杂的状况,宜章县局(分公司)创新推行“定时、定点、定量、定人”机制,以网格化管理精准对接烟农需求。
网格员根据烤房数、分级进度等数据,精准预估产量;烟农通过电话、微信小程序提前预约交售时段,站点按需错峰排班,极大缩短等待时间。“预约交烟让我能从容理好烟叶,到点直奔主题,省心又省力。”迎春镇烟农李初英高兴地算了一笔时间账:平均每户节省4小时以上,现场秩序也大为改善。
服务的温度远不止于效率。各站点不仅设有设施齐全的烟农休息区,还安排专员现场答疑,提供政策咨询。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更推出上门预检、分级指导等一系列便民措施。“他们不仅帮分级,还教我怎么烤得更好,今年烟叶质量上去,收入也涨了一截!”白兴涛感慨道。

(开展专业化分级培训)
专业分级促优质,技术赋能稳增收
“往年自己通宵分拣,等级还是上不去。今年交给专业队,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0%!”站在黄沙镇标准化分级工场外,笆篱镇烟农谢喜德满脸喜悦。在宜章县局(分公司)推动下,专业化分级正成为帮助烟农实现优质优价的“新引擎”。
全县6个基层站点全部建成标准化分级工场,分级员须经“学练考”体系培训并持证上岗。分级技师段水明每日忙碌在工场一线:“我们要辨部位、去青杂、控水分,确保每片烟叶符合标准。”为让烟农安心,工场实施全程监控,烟农可实时查看分级状态;扫码预检技术则将每捆烟叶信息永久存证,真正做到“过程透明、追溯可靠”。
起初,黄沙镇老烟农黄多田对专业化分级心存疑虑,直到技术人员用同一批烟叶做对比:专业分级后均价每公斤提高0.48元。实实在在的数据让他彻底信服。如今,专业化分级带来的效益已清晰映在烟农的账本上:全县烟叶等级合格率突破85%,较以往提升5%。
黄多田的记账本记录着变化:专业分级后亩均节省用工4.6个,扣除服务费仍节约成本约170元/亩,加上烟叶提级带来的溢价,年增收超万元。县局(分公司)副经理智磊表示,专业化分级使烟农亩均收益增长11%,优质烟供给率提升9%,真正实现了烟农与企业双赢。
为巩固成效,县局(分公司)还组织“田间110”服务队,将技术指导延伸至烘烤一线。队员深入烤房,传授分层编竿、鲜烟分类等实用技巧,通过“烘烤+分级”全流程提质,为烟叶价值提升奠定基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咱们只管把烟种好,卖烟的事交给烟草公司!”黄多田在朋友圈晒出金灿灿的烟叶,字里行间满是踏实和期待。
从“凭经验”到“靠标准”,宜章县局(分公司)以技术和服务为双翼,真正让“黄金叶”卖出“黄金价”,让烟农的口袋越来越鼓。
下一步,宜章县局(分公司)将继续坚守为农初心,持续优化阳光收购机制与精准服务模式,深化政策、技术和市场三方面支撑,推动烟叶品质与产业效益同步提升;加快培育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职业烟农,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压舱石”。最终以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新图景。(欧阳章)
责任编辑:赵家豪
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