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废墟中的广州抗战中的中大”专题展览在中山大学校史馆开幕。展览部分藏品来自87年前的珍贵历史相册CantoninTrümmern(《废墟中的广州》),记录了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的惨状实况。
展览分为“山河破碎中大劫难”“文艺抗战笔剑同仇”“投笔从戎武装抗战”3个单元,并特设专题展区“废墟中的广州”,首次公开一批日军轰炸广州的照片实录。20余件日记、相册、信封、书籍、档案与战争实物,400余张历史照片展示了侵略者践踏山河的罪证。

一批日军轰炸广州的照片首度公开。中山大学供图
远在德国的捐赠人奥斯卡·莱贝克通过视频介绍,其父亲在20世纪收集历史照片的过程中,尤为关注在专业战争报道时代之前出现的摄影作品,这本相册的战争照片也是其收藏品之一。父亲去世后,他在家中地下室发现这本相册时,意识到不仅要保存这些照片,还要在历史背景下正确地理解它们,最终决定将其捐赠给中山大学校史馆展览与研究,希望它们作为历史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能保持生命力。

展览现场。中山大学供图
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吴重庆教授表示,此次展览能在短短100多天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海内外友人的各种捐赠,这不仅是对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的支持,更是因为抗战主题而引发的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类和平人士的情感共鸣与汇聚。他说,14年抗战是中华民族的史诗,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史诗,也是一部活着的、可以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史诗,期待未来能以更为丰富的馆藏,办好纪念特展。

专题展区“废墟中的广州”。中山大学供图
“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坚定不移地维护和捍卫当今仍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世界和平。”策展团队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徐俊忠教授介绍,“废墟中的广州”这批照片是日本法西斯在广州犯下反人类罪行的铁证。选择将这批定格历史的照片如数、原样展出,不是煽动仇恨,更不是挑起对立,而是对蓄意洗白历史罪责,制造错误的“二战”历史认知的荒唐行为的必要反击。
以展览为媒,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希望通过汇集一批批散布在民间的珍贵抗战史料,建成一个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平台,填补抗战史实阙如,扩大史实真相传播,让这场展览的意义变得更为深远。【责任编辑:沈杰群郭韶明】
编辑:沈杰群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