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中国一锤定音,莫迪代表印度签字,上合《天津宣言》全票通过。
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上,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的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峰会的核心文件——《天津宣言》。

【出席天津上合峰会的印度总理莫迪,前一天便与中方元首举行了会晤】
莫迪的签署尤其值得关注——因为仅仅两个多月前,闹脾气的印度代表还在青岛拒绝签署上合防长会的联合声明。
事情还要从几年开始说起。2020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不仅让两国关系持续恶化,也给上合、金砖的多边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印度开始在一些问题上与组织内的主流声音唱反调,尤其是中方主导的部分议程,最典型的就是上合、金砖的扩员,以及“去美元化”的相关事项。
印度在22、23年的私下小动作很多,但最终也没能阻止上合、金砖正常的扩员流程。而到了去年,印度直接把分歧摆到了台面上,公开唱反调。

【包括莫迪的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峰会的核心文件——《天津宣言》】
去年7月,上合峰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而所有成员国中,只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没有参加——那就是莫迪。作为替代,印度派出了外长苏杰生“降格”出席,后者在峰会上公开对“一带一路”倡议说三道四。
莫迪没有任何正常的理由不去,实际上,就在这场峰会结束后不久,他就去了一趟莫斯科与普京会面——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莫迪的首次访俄。
跟中方的倡议唱反调,同时跟克里姆林宫套近乎——这一套“组合拳”,谁都能看到新德里在这背后的意图。
同年10月,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在巴基斯坦举行,莫迪不仅再次缺席,更是授意出席会议的印度代表拒绝签署会后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声明,理由是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

【去年10月,印度代表拒绝签署上合会议后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声明】
今年4月,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而由于印度的反对,成员国未能就联合公报达成一致——这是自2010年以来,金砖各类会议首次出现类似的僵局。
印度反对的具体内容,是中方希望在公报中加入“反对美国关税霸权”的表述。
真是讽刺。当初印度多么用力讨好美国,甚至不敢让金砖的联合声明点名批评美国,但结果在金砖的所有成员国里,特朗普如今对印度是最狠的——巴西虽然也是50%关税,但其近一半对美出口的商品实际上是享受豁免的。
时间来到6月。伊以冲突爆发后不久,上合组织就发表了一份声明,站在成员国伊朗一边,点名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
而就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印度方面便迅速与上合组织的这份声明划清关系,强调自己没有参与相关讨论,对此“毫不知情”,并且拒绝使用“侵略”一词,而是使用“有关事态”来形容冲突。

【6月的伊以冲突爆发后不久,上合组织就点名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
最后就是同月稍晚些时候举行的上合防长会,印度又一次展现了其“不合群”的一面,拒绝在联合声明上签字,理由是联合声明没有谴责克什米尔的恐怖袭击事件。
甚至在会后的防长合影环节,印度防长辛格也刻意站在一边,与其他防长保持一段超出正常范围的距离,在照片中显得非常扎眼。
结果不到两个月后,印度的态度迎来了180度的转变,没有任何阻碍地在联合声明上签了字。莫迪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会议召开前与中俄两国元首短暂交流的照片:三人面带微笑,相谈甚欢。
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就在上合峰会召开的几天前,美国对印度的50%关税正式生效,印度代表团不仅取消了原定于8月底的访美行程,甚至有爆料称,过去一个月,莫迪至少四次拒绝接听来自特朗普的电话。

【有爆料称,过去一个月,莫迪至少四次拒绝接听来自特朗普的电话】
与此同时,印度不再顾忌美国关于“购买俄油就加关税”的威胁,其国有炼油厂从8月中旬开始逐渐恢复对俄油的正常进口。
意识到屈膝服软不能解决问题的莫迪,终于不再一味忍让,开始尝试主动出击,让“平衡外交”的指针转向东方。而此次上合峰会,则是破局的关键起点——为此,莫迪不可能拒绝在联合声明上签字,破坏整个峰会的气氛,找东道主中国的麻烦。
当然,印度媒体还是想办法要营造出一种自己实际上“赢麻了”的感觉。
比如《天津宣言》有一条是“上合组织成员国重申继续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决心”,结果就被印媒解读为上合强烈谴责今年4月发生在克什米尔的恐袭事件;

【普京和莫迪在边走边谈,路过已经站在预定位置的谢里夫】
再比如印媒有这么一则报道,叫作“巴基斯坦总理在国际舞台上又一次尴尬的时刻,谢里夫看着莫迪和普京从他身边走过”——其实就是集体合影环节前,普京和莫迪在边走边谈,路过已经站在预定位置的谢里夫。
只能说,印度人开心就好……但作为印度领导人,莫迪还是要清晰地认识到:一次访华,一份签名仅仅是一个开始,印度正在做的事情,距离中方的期待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大国间纵横睥睨的平衡外交,绝不是反复无常的“左右横跳”这么简单。
编辑:国际 来源:唐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