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29日讯(记者赵洪斌实习记者费书慧通讯员赵慧)为深入传承大运河文化、弘扬“和合共生、义利并举”的儒商精神,推动德州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9月28日上午,由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联合主办,德州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省儒商研究会会员单位、德州红绿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文韵儒风运河润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运河文化与儒商精神融合文化节”,在德州德工文创园(德州窑红绿彩国际研学院)圆满举行。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书记麻然华,省政协原常委、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主任刘阿平带领工作专班、顾问、八工委全体成员,以及市文促会、社会各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余人齐聚一堂,以文化为纽带,共话传承与发展,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献礼。

麻然华强调,本次文化节精心设计了“运河商脉•德州墨韵”书画创作、非遗展演、文创三大活动板块,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同时推动德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与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后续重点推进深化文化IP体系建设、构建非遗产业化新格局、加速文创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长效融合发展平台四项工作,为德州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动力。

德州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书记李艳华与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书记麻然华共同为“文化赋能・儒商聚力友好合作单位”揭牌,标志着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与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双方后续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随后,承办方代表先后发言。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刘文利、德州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秘书长马娜分别结合自身单位职能,介绍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与期待,以及未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规划布局,展现了承办方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坚定信心。

会长姜宝兴与主任刘阿平分别代表市文促会与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签署“友好合作协议”。

副会长刘文利与秘书长马娜分别代表市德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文促会与德州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两份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巩固了各方合作关系,为后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供了保障。

嘉宾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区域观摩三大核心活动,沉浸式感受运河文化与儒商精神的融合魅力。“运河商脉・德州墨韵”书画创作交流在书画创作区,20位书画、篆刻艺术会员现场挥毫泼墨,将运河商贸史与德州文化精神融入笔墨之中。

非遗展演区汇聚了德州窑红绿彩烧制技艺、宁津剪纸、武城木版年画等多项非遗项目,3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美大师现场展示技艺绝活。从红绿彩瓷的拉坯、上釉,到剪纸艺术的精雕细琢,每一道工序都尽显千年匠心。文创展区聚焦数字化发展趋势,搭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展区内集中展示了德州特色文化产品与文创佳作,其中,AI技术在文创设计、IP开发中的应用成为亮点,吸引众多嘉宾驻足了解。

本次“文韵儒风运河润业”活动,以丰富的形式、深厚的内涵,成功搭建了文化交流与商业赋能的平台。未来,各方将继续以运河文化与儒商精神为核心,深化合作、持续探索,推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为德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鲜活动力。
责任编辑:霍艳英
编辑:霍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