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盛夏七月,葡藤蔓蔓。平塘县从牙舟镇卡罗村的累累硕果,到平舟镇京舟坝的欢声笑语,一根根葡萄藤,正悄然变身“共富藤”,“串”起一条助农增收、融合发展的“甜蜜产业链”。

走进牙舟镇卡罗村唐家寨组,路旁摆满了诱人的紫黑葡萄,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甜香。
唐仲琴是牙舟镇卡罗村葡萄种植户之一,她一边给顾客称葡萄一边告诉记者,“早上我们六点半就去剪葡萄,采来就开始上市,一天我们从六点半卖到晚上八点到九点钟,才开始收摊。”

顾客王立敏说:“我们开车路过,顺道就买一点回家吃,太香了,又大颗、又好吃。”
卡罗村唐家寨组是远近闻名的葡萄村,于2016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葡萄种植,主要有夏黑、蓝黑宝、阳光玫瑰、玫瑰香等品种。截至目前,种植葡萄共100余亩,覆盖农户近50户。

牙舟镇卡罗村葡萄种植户赵启琴介绍,“今年的葡萄开始卖是从7月中旬开始,因各种葡萄上市季节不一样,可以一直卖到10月底,每一年的毛收入都在六七万元左右。”
如今,葡萄不仅是唐家寨组村民的“甜蜜事业”,更是村里的支柱产业。

“葡萄已经成为我们村里面主要的致富项目,现在可以向更多的方面发展,可以用葡萄制作葡萄酒。自己种的葡萄加上自家酿的葡萄酒,这样的话可以延长我们的产业链,然后促进我们农产品的销售。”牙舟镇卡罗村驻村网格员王馨欢告诉记者。

“欢迎宝子们来到咱们的直播间,今天在咱们贵州天眼之城的京舟坝,给大家分享咱们的黑珍珠夏黑葡萄。”
在相隔不远的平舟镇京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电商直播为深山葡萄插上“云翅膀”。依靠线上直播,基地每日网络销售近百单。

中国供销合作社直播团队主播杨天龙介绍,“播了将近有一个星期了,销量都非常好,主要是销往一些北上广,还有江浙沪一些地区。然后很多朋友都陆续收到了,就一直反馈我们贵州的葡萄很好吃。”

在这里,葡萄不仅是水果,更是教育载体、旅游资源和流量密码。为拓宽葡萄产业链。基地精准定位,利用平塘县作为研学旅行胜地的优势,打造了一套“无公害种植+劳动实践+自然教育”的融合体系。学生们亲手种植、采摘,让葡萄园成了生动的“第二课堂”。

平舟镇京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舒晓晓介绍,“线上主要是通过直播进行售卖,线下我们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学生,让学生来我们基地进行一个葡萄的种植、体验采摘,其次我们是批发给周边的商户来进行售卖,周末的时候,会有不少的家庭带着小孩来到我们这里进行一个亲子体验。”
研学学生熊伟祺高兴的说道,“今天来摘葡萄,葡萄很甜,很好吃,我很喜欢,玩得也很开心。”

从果农的生计依托,到食客的果盘美味,再到学子的实践课堂。小小葡萄藤,巧妙地将田间地头、网络云端与研学课堂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互相滋养的“共富链”。
一审:杨婷
二审:毛帝清
三审:陈荣
编辑:国内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