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3日讯近日,临沂职业学院医养健康学院乡村振兴健康服务实践团深入莒南县筵宾镇薛家水墨村、集前村,岭泉镇后左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红色铸魂、健康筑基、数字赋能”为主线,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期间,团队坚持“每日推文+抖音Vlog”,用新媒体记录成长足迹,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爱家乡”知行实践团通过“听、记、悟、讲、传”五步学习法,深入挖掘沂蒙精神时代价值。团队成员赵雯菲在心得中写道:“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我深刻体会到沂蒙精神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信仰。”


团队建立“红色健康驿站”,将红色教育与健康服务结合,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的同时,讲述红色故事。学生韩文欣在vlog视频中感慨:“当老战士颤抖着双手为我们讲述战斗经历时,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青春无悔。”

“爱学习”教育帮扶实践团创新开展“体育+健康”双育行动。团队成员许皓南在每日推文中记录:“看到孩子们第一次成功完成心肺复苏术时骄傲的眼神,我们所有的汗水都值得。”

通过“一对一课业辅导+团体心理游戏”模式,团队累计服务留守儿童20人次。学生黄印在心得中分享:“有个孩子悄悄告诉我‘哥哥姐姐来了之后,暑假再也不孤单了’,这句话让我瞬间破防。”

“爱老汇”助老服务实践团为老人建立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团队成员贾俊松在Vlog视频里展示:“80岁的薛爷爷第一次体验艾灸后,拉着我的手说‘这热乎乎的感觉真好’。”

学生李伊静在推文中写道:“当老人们跟着我们一字一句读《艾灸保健歌》时,我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团队创新“非遗技法+现代康复”模式,服务老人200余人次。
举办“健康下乡·村晚焕光”主题晚会。学生导演郭雯迪在心得中记录:“从节目排练到5G直播,我们见证了村民从羞涩观望到热情参与的全过程。”

团队成员董万洋在Vlog中放的方言版《“三下乡”三句半》赢得一致好评,他在推文中说:“当看到台下爷爷奶奶笑得前仰后合时,突然懂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谛。”
青春脚步踏进莒南乡间!临沂职业学院医养健康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以“青春向党践初心健康赋能乡村行”为号角,在火热的实践中书写担当!怀揣医者仁心,他们温情守护“一老一小”——推拿按摩话健康,用专业技能筑起乡村健康屏障。追寻红色足迹,他们聆听革命故事——让鲜活的沂蒙精神,深深烙印青春信仰。搭起村晚舞台,他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中,心与心的距离悄然拉近。短短行程,情意绵长。这不仅是服务的终点,更是新篇的起点!医养健康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让“临职医养健康方案”在沃土生根,为乡亲健康福祉加码,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编辑:王军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